第14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多媒体
概述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由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工作。它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编制依据的内容
1. 任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有关的原始资料,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从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的全局出发,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的各部分项工程间的搭接、配合关系,以及设计符合施工现场情况的平面布置图,从而以最少的投入,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成本低的建筑产品。
2. 编制依据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如上级主管部门或发包单位对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土地申情和施工执照等方面的要求,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等。
(2)施工图样及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其中包括:单位工程的全部施工图样、会审记录和标准图等有关设计资料,对于较复杂的建筑工程还要有设备图样和设备安装对土建施工的要求,及设计单位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要求。
(3)建筑业企业年度生产计划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如进度、其他项目穿插施工的要求等。
(4)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大纲对该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安排。
(5)资源配备情况。如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和来源情况。
(6)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如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临时房屋数量,水、电供应量,水压、电压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等。
(7)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如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上与地下的障碍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气象资料、交通运输道路及场地面积等。
(8)预算文件和国家规范等资料。工程的预算文件等提供了工程量和预算成本。国家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有关定额是确定施工方案、编制进度计划等的主要依据。
3. 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2)施工方案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劳动力、材料、购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机具等需要量计划。
6)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7)保证质量、安全、降低成本和冬雨期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所作的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为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一般需附上拟建工程的平、立、剖面简图,图中主要注明轴线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等主要尺寸。为了说明主要工程的任务量,一般还应附上主要工程一览表(表14-1)。
4
…
3
6
2
5
1
工程量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序号
工程量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序号
表14-1 主要工程一览表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工程建设概况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设,工程名称、性质、用途、作用和建设目的,资金来源及工程投资额,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情况,施工图样情况,施工合同、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或要求,以及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2.工程施工概况
这部分主要是根据施工图样,结合调查资料,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突出重点问题。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的难点尤应重点说明。具体内容为:
(1)建筑设计特点。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平面形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层数、层高、总高、总宽、总长等尺寸及室内外装修的情况。
(1)结构设计特点。主要说明:基础类型、埋置深度、设备基础的形式,主体结构的类型,预制构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等。
(2)建设地点的特征。主要说明:拟建过程的位置、地形、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深度土壤的分析、冻结期间与冻层厚度、地下水位、水质、气温、冬鱼季起止时间、主导风向、风力等。
(3)施工条件。 主要说明:水、电、道路及场地平整的“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及供应情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内部承包方式,劳动组织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电问题的解决等。
3.工程施工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应指出单位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以便在选择施工方案、组织资源供应和技术力量配备,以及在施工准备工作上采取有效措施,使解决关键问题的措施落实于施工之前,使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不同类型的建筑、不同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均有其不同的施工特点,如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主要是:结构和施工机具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钢材加工量大,混凝土浇筑难度大,脚手架搭设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安全问题突出等腰三角形。
单位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设计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问题。施工方案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施工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确定施工程序
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一般为:落实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开工前准备阶段;全面施工阶段;交工验收阶段。每一阶段都必须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并为下一阶段工作创造条件。
1.落实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
建筑业企来承接施工任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或上级主管单位统一安排,直接下达的任务;二是建筑业企业自己主动对外接受的任务或是建设单位主动委托的任务;三是公开投标而中标是到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直接下达任务的方式已逐渐减少,建筑业企业和建设单位自行承接和委托,以及通过招标的方式发包和承包的施工任务较多,这是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开工前准备阶段
开工前准备阶段是继签订合同之后,为单位工程开工创造必要条件的阶段。一般开工前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施工执照已办理;施工图纸经过会审,施工预算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批准并与交底;场地雨土石方平整、障碍物的清除和场内外交通道路已经基本完成;施工用水、电、排水均可满足施工需要;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坐标和水准点已经设置;各种设施的建设基本能满足开工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必要的工业设备有适当的储备,并能陆续进入现场,保证连续施工;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入现场,并能保证正常运转;劳动力计划落实,随时可以调动进场,并已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防火教育。
3.单位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程序
(1)先地下后地上。 先地下后地上主要是指首先完成管道、管线等地下设施、土方工程和基础划工程,然后开始地上工程施工;对于地下工程施也应按先深后浅的程序进行,以免造成施工返工或对上部工程的干扰,合施工不便,影响质量造成浪费。
(2)先主体后围护。 先主体后围护主工是指首先施工框架主体结构,现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
(3)先结构后装饰。先结构后装饰是指首先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然后进行装修工程的施工。但是,必须指出,随着新建筑体系的不断涌现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某些装饰与结构件均在工厂完成,此时结构与装饰同时完成。
(4)先土建后设备。先土建后设备主要是指一般的土建工程与水暖电卫等工程的总体施工程序,是先进行土建工程施工,然后再进行水暖电卫的施工。至于设备安装的某一工序要穿插在土建的某一工序之前,实际应属于施工顺序问题.工业建筑的土建工程与设备安装工程之间的程序,主要决定于工业建筑的种类,如对于精密仪器厂房,一般要求工建、装饰工程完成后工艺安装设备:重型工业厂房,先安装工艺设备后建设厂房或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如冶金车间、发电厂的主厂房、水泥厂的主车间等。
4.交工验收阶段
单位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单位应内部预先验收,严格检查工程质量,整理各项技术经济资料。然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站交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双方办理交工验收手续及有关事宜。
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按施工程序,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顺序。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就是确定单位工程在平面或竖向上施工开始的部位和开展的方向。对单位建筑物,如厂房除按其车间、工段或跨间,分区分段地确定出在平面上的施工流向外,还须确定其层或单元在竖向上的施工流向。例如多层房屋的现场装饰工程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它牵涉到一系列施工活动的开展和进程,是组织施工活动的重要环节。
确定单位工程施工起点流向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往往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关键因素。因此,从生产工艺上考虑影响其他工段试车投产的工段应该先施工。如B车间生产的产品需受A车间生产的产品影响,A车间划分为三个施工段,因此,Ⅱ、Ⅲ段的生产受Ⅰ段的约束,故其施工起点流向应从A车间的Ⅰ段的开始,如图14-1所示。
建设单位对生产各使用的需要。一般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或使用急的工段或部位先施工。
施工的繁简程度。一般技术复杂、施工进度较慢、工期较长的区段或部位应先施工。
房屋高低或高低跨。如柱子的吊装应从高低并列处开始;屋面防水层施工应按先高后低的方向施工,同一屋面则由檐口到屋脊方向施工;基础有深浅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工程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案。施工场地的大小,道路布置和施工方案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机械是确定施工起点和流向的主要因素。如土方工程边开挖边余土外运,则施工起点应确定在离道路远的部位和由远及近的进展方向。
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如室内装修工程除平面上的起点和流向以外,在坚向上还要决定其流向,而坚向的流向确定更显得重要。密切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流水,如果前导施工过程的起点流向确定,则后续施工过程也便随其而定了。如单层工业厂房的挖土工程的起点流向决定柱基础施工过程和某些预制、吊装施工过程的起点流向。
1)室外装饰工程自上而下的流水施工方案。
2)室内装饰工程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及自中而下再自上而中的三种流水施工方案。
图14-2
图 14-3
图 14-4
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合理地确定施工顺序是编制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施工顺序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1)符合施工工艺。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为支模板、绑钢筋、浇混凝土,而现浇钢筋凝土柱的施工顺序为绑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
(2)与施工方法一致。如单层工业厂房工程的施工顺序。若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顺序为吊柱 吊梁 吊屋盖系统;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施工顺序为第一节间吊柱、梁和屋盖 第二节间吊柱、梁和屋盖 …… 最后节间吊柱、梁和屋盖。
(3)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如一般安排室内外装饰工程施工顺序时,可按施工组织规定的先后顺序。
(4)考虑施工完全和质量。屋面采用油毡防水层施工时,外墙装饰一般安排在其后进行;为了保证质量,楼梯抹面最好安排在上一层的装饰工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
(5)考虑当地气候的影响。如冬季室内施工时,先安装玻璃,后做其他装修工程。
1.多层混合结构居住房屋的施工顺序
一层楼板
多层混合结构的居住房屋的施工,一般可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及装修工程三个阶段。图14-5即为混合结构三层居住房屋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14-5
(1)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阶段是指定室内地坪(±)以下的所有工程施工阶段。其工程顺序一般是:挖土 做垫层 砌基础 铺设防潮层 回填土.如果有地下障碍物、坟穴、防空洞、软弱地基,需先进行处理;如有桩基础,应先进行桩基础施工;如有地下室,则在基础砌完或砌完一部分后,砌筑地下室墙,在做完防潮层后安装地下室顶板,最后回填土。
需注意,挖土与垫层施工搭接要紧凑,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雨后基槽积水,影响地基承载力。此外,垫层施工后要留有技术间歇时间,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各种管沟的挖土、管道铺设等应尽可能与基础施工配合,平行搭接进行。一般回填土在基础完工后一次分层夯填,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对零标高以下室内回填土,最好与基槽回填土同时进行,如不能,也可留在装饰工程之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时交叉进行。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工程阶段的工作,通常包括脚手架、墙体砌筑、安门窗框、安预制过梁、安预制楼板,现浇卫生间楼板、雨篷和圈梁,安楼梯或现浇楼梯、安屋面板等分项工程。其中墙体砌筑与安装楼板为主导工程。现浇卫生间楼板的支模、绑筋可安排在墙体砌筑的最后一步插入,在浇筑圈梁的同时浇筑卫生间楼板。各层预制楼梯段的安装必须与砌墙和安楼板紧密配合,一般应在砌墙、安楼板的同时或相继完成。当采用现浇楼梯时,更应与楼层施工紧密配合,否则由于养护时间影响,将使后续工程不能如期进行。
(3)屋面和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这个阶段具有施工内容多,劳动消耗最大,且手工操作多,需要时间长等特点。
屋面工程施工顺序一般为找平层→隔汽层 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对于刚性防水层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分格缝施工应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开始并尽快完成,以便为室内装饰创造条件。一般情况下,屋面工程可以和装饰工程搭接或平行施工。
装饰工程可分为室外装饰(外墙抹灰,勒脚,散水,台阶,明沟,水落管等)和室内装修(顶棚、墙面、地面、楼梯、抹灰、门窗扇安装、油漆,门窗安玻璃,油墙裙,做踢脚线等)。室内外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通常有先内后外、先外后内,内外同时进行三种顺序,具体确定哪种顺序应视施工条件和气候条件而定。通常室外装饰应避开冬季或雨季。当室内为水磨石楼面时,为防止楼面施工时渗漏水对外墙面的影响,应先完成水磨石的施工;如果为了加快脚手架周转或要赶在冬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外装修,则应采取先外后内的顺序。
同一层的室内抹灰施工顺序有地面→顶棚→ 墙面和顶棚→墙面→地面两种。前一种顺序便于清理地面和保证地面质量,且便于收集墙面和顶棚的落地灰。但由于地面需要养护时间及采取保护措施,使墙面和顶棚抹灰时间推迟,工期较长。后一种顺序做地面前需清除顶棚和墙面上的落地灰和渣子后再做面层,否则会影响地面面层同预制楼板间的粘结,引起地面起鼓。
底层地面一般多是在各层顶棚、墙面、楼面做好之后进行。楼梯间和踏步抹面,由于其在施工期间较易损坏,通常在其他抹灰工程完成后,自上而下统一施工。门窗扇安装一般在抹灰之前或后进行,视气候和施工条件而定。门窗安玻璃一般在门窗扇油漆之后进行。
室外装饰工程在由上而下每层装饰、落水管等分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即开始拆除该层的脚手架,然后进行散水坡及台阶的施工。
室内外装饰各施工层与施工段之间的施工顺序则由施工起点流向定出。
(4)水暖电卫等工程的施工顺序。水暖电卫工程不同于土建工程,可分成几个明显的施工阶段,它一般与土建工程中有关分部分项工程之间进行交叉施工,紧密配合。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先做好相应的上下水管沟和暖气管沟的垫层、管沟墙,然后回填土。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应在砌砖墙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同时,预留上下水管和暖气立管的孔洞、电线孔槽或预埋木砖和其他预埋件。
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安设相应的各管道和电气照明用的附墙暗管、接线盒等。水暖电卫安装一般在楼地面和墙面抹灰前或后穿插施工。若电线采用明线,则应在室内粉刷后进行。
室外管网工程的施工可以安排在土建工程前或与其同时施工。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顺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可分为基础工程、预制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围护工程和装饰工程等五个施工阶段。图14-6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施工顺序示意图。
(1)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通常是:基坑挖土→垫层→绑筋→支基础模板→浇混凝土基础→养护→拆模→ 回填土。
图14-6
图 14-6
对于厂房的设备基础,由于其与厂房柱基础施工顺序的不同,常常会影响到主体结构的安装方法和设备安装投入的时间,因此需根据不同情况决定。通常有两种方案:
1)当厂房柱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设备基础埋置深度时,则采用”封闭式”施工,即厂房柱基础先施工,设备基础后施工.
通常,当厂房施工处于雨季或冬季施工时,或设备基础不大,在厂房结构安装后对厂房结构稳定性并无影响时,或对于较大较深的设备基础采用了特殊的施工方案(如沉井时),可采用”封闭式”施工.
2)当设备基础埋置深度大于厂房基础的埋置深度时,通常采用“开敞式”施工,即厂房柱基础和设备基础同时施工。
如果设备基础与柱基础埋置深度相同或接近时,则两种施工顺序均可任意选择。只有当设备基础较大较深,其基坑的挖土范围已经与柱基础的基坑挖土范围连成一片或深于厂房柱基础,以及厂房所在地点土质不佳时,方采用设备基础先施工的顺序。
在单层工业厂房基础施工前,和民用房屋一样,也要先处理好其下部的松软土、洞穴等,然后分段进行流水施工。在安排各分项工程之间的搭接时,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加强对钢筋混凝土垫层和基础的养护,在基础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即可拆模,并及早进行回填土,从而为现场预制工程创造条件。
(2)预制工程的施工顺序。单层工业厂房构件的预制方式,一般采用加工厂预制和现场预制相结合的方法。通常对于重量较大或运输不便的大型构件,可在拟建车间现场就地预制,如柱、托架梁、屋架、吊车梁等。中小型构件可在加工厂预制,如大型屋面板等标准构件和木制品等宜在专门的加工厂预制。但在具体确定预制方案时,应结合构件技术特征、当地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工期要求,以及现场施工、运输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之后确定。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的施工顺序与结构吊装方案有关。
当采用分件吊装法时,预制构件的施工有三种方案:
1)当场地狭小而工期又允许时,构件制作可分别进行。首先预制柱和吊车装,待柱和梁安装完毕再进行屋架预制。
2)当场地宽敞时,当柱、梁预制完后即进行屋架预制。
3)当场地狭小而工期又紧时,可将柱和梁等预制构件在拟建车间内就地预制,同时在拟建车间外进行屋架预制。
当采用综合吊装法时,构件需一次制作。此时视场地具体情况确定构件是全部在拟建车间内部就地预制,还是一部分在拟建车间外预制。
对于现场后张法预应力屋架的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夯实→支模(地胎模成多节脱模)→ 扎筋(有时先扎筋后支模)→预留孔道→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 →灌浆。
(3)结构安装工程的施工顺序。结构安装施工顺序取决于吊装方法。
采用分件吊装法时,其顺序为: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并进行其校正和固定,待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和基础梁,第三次开行吊装屋盖构件。
采用综合吊装法时,其顺序为:先吊装第一节间四根柱,迅速校正和临时固定,再安装吊车梁及屋盖等构件,如此依次逐个节间安装,直至整个厂房安装完毕。
抗风柱的吊装可采用两种顺序,一是在吊装柱的同时先安装同跨一端抗风柱,另一端则在屋盖吊装完毕后进行:二是全部抗风柱的吊装均等屋盖吊装完毕后进行。
结构吊装的流向通常应与预制构件的流向一致。但车间如为多跨又有高低跨时,吊装流向应从高低跨柱列开始,以适应吊装工艺的要求。
(4)围护工程的施工顺序。围护工程阶段的施工包括内外墙体砌筑、搭脚手架、安装门窗框和屋面工程等。在厂房结构安装工程结束后,或安装完一部分区段后即可开始内外墙砌筑工程的分段施工。此时,不同的分项工程之间可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施工,砌筑一完成,即开始屋面施工。
脚手架应配合砌筑和屋面工程搭设,在室外装饰之后,散水坡施工前拆除。内隔墙的砌筑则应根据内隔墙的基础形式而定,有的需在地面工程完成后进行,有的则可以在地面工程之前与外墙同时进行。
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同混合结构居住房屋的屋面施工顺序。
(5)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装饰工程的施工分为室内装饰(地面的整平、垫层、面层、门窗扇安装、玻璃安装、油漆、刷白等)和室外装饰(勾缝、抹灰、勒脚、散水坡等)。
一般单层厂房的装饰工程与其他施工过程穿插进行。地面工程应在设备基础、墙体工程完成了一部分和转入地下的管道及电缆或管道沟完成之后随即进行,或视具体情况穿插进行,钢门窗安装一般与砌筑工程穿插进行,或在砌筑工程完成后进行,视具体条件而定。门窗油漆可在内墙刷白后进行,也可与设备安装同时进行,刷白应在墙面干燥和大型屋面板灌缝后进行,并在油漆开始前结束。
水暖电卫安装工程与混合结构居住房屋的施工顺序基本相同,但应注意空调设备安装的安排。生产设备的安装,一般由专业公司承担,由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就遵照有关专业顺序进行。
上面所述的施工过程和顺序,仅适用于一般情况。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筑结构、现场重要任务、施工环境不同,均会对施工过程和施工顺序的安排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每一个单位工程,必须根据其施工特点和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施工顺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争取时间,为此应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以期达到时间和空间的充分作用。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是施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以及工程成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建筑结构、抗震要求、工程量的大小、工期长短、资源供就情况、施工现场的条件和周围环境,制定出可行方案,并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出最优方案。
1.选择施工方法
选择施工方法时,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工程量大的且在单位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不熟悉的特殊结构工程或由专业施工单位施工的特殊专业工程的施工方法,而对于安照常规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项工程,则不必详细拟定,只要提出应注意的特殊问题即可。
通常,施工应运而生选择的内容有:
(1)土石方工程。
1)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土石方开挖或爆破方法,选择土石方施工机械。
2)确定放坡坡度系数或土壁支撑形式和打设方法。
3)选择排除地面、地下水的方法,确定排水沟、集水井或井点布置。
4)确定土石方平衡调配方案。
(2)基础工程。浅基础中垫层、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地下室施工的技术要求;桩基础施工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机械选择。
(3)砌筑工程。
1)砌墙的组砌方法和质量要求。
2)弹线及皮数杆的控制要求。
3)确定脚手架搭设方法及安全网的挂设方法。
(4)钢筋混凝土工程。
1)确定模板类型及支模方法,对于复杂的还需进行模板设计及绘制模板放样图。
2)选择钢筋的加工、绑扎和焊接方法。
3)选择混凝土的搅拌、输送及浇筑顺序和方法,确定混凝土搅拌、振捣和泵送方法等,设备的类型和规格,确定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4)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控制应力和张拉设备。
(5)结构安装工程。确定结构安装方法和起重机械;确定构件运输及堆放要求。
(6)屋面工程。屋面各个分项工程施工的操作要求;选择屋面材料的运输方法。
(7)装饰工程。各种装修的操作要求及方法;选择材料运输方式及储存要求。
2.选择施工机械
选择施工机械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首先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如在选择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用的起搬弄是非机类型时,当工程量较大而集中时,可以采用生产率较高的塔式起重机;但当工程量较小或工程量虽大却相当分散时,则采用无轨自行式起重机较经济;在选择起重机型号时,应使起重机在起重臂外伸长度一定的条件下能适应起重量及安装高度的要求。
2)各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配套,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如土方工程中采用汽车运土时,汽车的载重量应为挖土机斗容量的整数倍,汽车的数量就保证挖土机连续工作。
3)在同一工地上,应力求建筑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尽可能少一些,以利于机械管理。为此,工程量大且分散时,宜采用多用途机械施工,如挖土机械既可用于挖土,又能用于装卸、起重和打桩。
4)机械选择应考虑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当本单位的机械能力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进,则应购置或租赁所需新型机械或多用途机械。
3.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1)定性分析评价。施工方案的定性技术经济评价是结合施工实际经验,对若干施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如技术上是否可行、施工复杂程度和安全可靠性如何、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能上能否满足需要、是否能充分发挥现有机械的作用、保证质量的措施是否完善可靠、对冬季施工带来多大困难等。
(2)定量分析评价。施工方案的定量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是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择技术指标较佳的方案。定量分析评价通常分为两种方法。
多指标分析方法。它是用价值指标、实物指标和工期指标等一系列单个的技术经济指标,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从中选优的方法。
定量分析的指标通常有:
工期指标。当要求工程尽快完成以便尺早投入生产或使用时,选择施工方案就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缩短工期。
劳动量指标。它能反映施工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通常,在方案中劳动消耗越小,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消耗指标以工日数计算。
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反映若干施工方案的主要材料节约情况。
成本指标。反映施工方案的成本高低,一般需计算方案所用的直接费和间接费。成本指标C可由式(14-1)计算。
C=直接费×(1+综合费率) (14-1)
其中综合费率指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的取费比例,有时按全部成本计算,也包含企业管理费等。它与建设地区、工程类型、专业工程性质、承包方式等有关。
投资额指标。当选定的施工方案需要增加新的投资时,如需购买新的施工机械或设备,则需设增加投资额的指标,进行比较,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按照施工过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及组织施工的原则。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一个工程从开始施工到工程全部竣工(包括土建施工、结构吊装、设备吊装等不同施工内容),确定其全部施工进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安排和相互间配合关系。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是:
1)控制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质量要求的工程任务。
2)确定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进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及相互衔接和合理配合关系。
3)为编制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4)是确定劳动力和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依据。
编制依据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依据下列资料:
1)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及单位工程全套施工图以及地质、地形图、工艺设计图、设备及其基础图、各种采用的标准图等图样及技术资料。
2)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有关规定
3)施工工期要求及开竣工日期。
4)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构件及机械的供应条件,分包单位的情况等。
5)确定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段划分、施工起点流向、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措施等。
6)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
7)其他有关要求和资料,如工程合同。
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一般用图表来表示,通常有两种形式的图表:横道图和网络图。横道图的形式如表14-3所示。
15
10
5
25
20
15
月
月
台班数量
机械名称
数
量
(工日)
工种
数量
单位
施 工 进 度
工作天数
每班工人数
10
需用机械
劳动量
5
工程量
分部
分项
工程
名称
序号
表 14-3
编制内容和步骤
1.划分施工过程
编制进度计划时,首先应按照图纸和施工顺序将拟建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列出,并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加以适当调整,使其成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需的施工过程。
通常施工进度计划表中只列出直接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进行施工的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而不列出构件制作和运输,如门窗制作和运输等制备类、运输类施工过程。但当某些构件采用现场就地预制方案,单独占有工期,且对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有影响或其运输工作需与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密切配合如楼板随运随吊时,也需将这些制作类和运输类施工过程列入。
在确定施工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过程划分的粗细程度,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客观作用。对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项目划分得粗一些,通常只列出分部工程名称。如混合结构居住房屋的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只列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和装修工程四个施工过程。对于实施性的施工进度计划,项目划分得要细一些,通常要列到分项工程。如上面所说的屋面工程还要划分为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防水层等分项工程。
(2)施工过程的划分 要结合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如结构安装工程,若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过程的名称、数量和内容及其安装顺序应按照构件来确定,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施工过程应按施工单元(节间、区段)来确定。
(3)注意适当简化施工进度计划内容,避免工程项目划分过细、重点不突出。因此,可考虑将某些穿插性分项工程合并到主要分项工程中去如工业厂房中的钢窗油漆、钢门油漆、钢支撑油漆、钢梯油漆合并为钢构件油漆一个施工过程;对于次要的、零星的分项工程,可合并为“其他工程”一项列入。
(4)水暖电卫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通常由专业机构负责施工。因此,在施工进度计划中,只要反映出这些工程与土建工程如何配合即可,不必细分。
(5)所有施工过程应大致按施工顺序先后排列,所采用的施工项目名称可参考现行定额上的项目名称。
总之,划分施工过程要粗细得当。最后,根据所划分的施工过程列出施工过程(分部分项工程)一览表,见表14-4。
大模板主体结构工程
二
回填土
4
地下室顶板
3
…
混凝土垫层
2
…
6
挖土
1
壁板吊装
5
地下室工程
一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序号
表14-4 分部分项工程一览表
2.计算工程量
计算工程量时,一般可以直接采用施工图预算的数据,但应注意有些项目的工程量应按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如计算柱基土方工程量时,应根据土壤的级别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单独基坑开挖、基槽开挖还是大开挖,放边坡还是加支撑)等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各部分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单位应与现行定额手册中所规定的单位相一致,以避免计算劳动力、材料和机械数量时进行换算,产生错误。
2)结合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工程量。
3)结合施工组织要求,按分区、分项、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
4)直接采用预算文件中的工程量时,应按施工过程的划分情况将预算文件中有关项目的工程量汇总。如“砌筑砖墙”一项要将预算中按内墙、外墙,按不同墙厚、不同砌筑砂浆及强度等级计算的工程量进行汇总。
3.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
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应当根据各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方法和现行的施工定额,并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一般应按下式计算
(14-3)
或
(14-4)
式中 P——完成某施工过程所需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Q——完成某施工过程所需的工程量;
S——某施工过程所采用的产量定额;
H——某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时间定额。
例如,已知某单位工业厂房的柱基土方为3240 m3,采用人工挖土,每工产量定额为 m3,则完成挖基坑所需总劳动量为
工日
若已知时间定额为工日/ m3,则完成任务挖基坑所需总劳动量为
工日
在使用定额时,常遇到定额所列项目的工作内容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列项目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应当:
查用定额时,若定额对同一工种不一样时,可用其平均定额。当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相等时,平均定额可用其绝对平均值,如下式
(14-5)
式中
——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工程的
产量定额;
S——平均产量定额;
n——分项工程的数量。
当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不相等时,平均定额应用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14-6)
式中 Q1、Q2、…Qn——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
工程的工程量;
其他符号同前。
例如,钢门窗油漆一项由钢门油漆和钢窗油漆两项合并而成,已知Q1为钢门面积 m2, Q2为钢窗面积 m2,钢门油漆的产量定额S1为 m2/工日,钢窗油漆的产量定额S2为 m2/工日,则平均产量定额为
对于有些采用新技术或特殊的施工方法的定额,在定额手册中未列入的定额可参考类似项目或实测确定。
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所需劳动量,可根据其内容和数量,并结合工地具体情况,以占总劳动量的百分比(一般为10%~20%)计算。
水暖电卫、设备安装的工程项目,一般不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需要用,仅安排与一般土建工程配合的进度。
4.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天数的方法有两种:
(1)根据施工项目经理部计划配备在该分部分项工程上的施工机械数量和各专业工人人数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14-7)
式中 t——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P——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量
或劳动量;
R——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
台数或劳动人数;
N——每天工作班次。
例如,某工程砌筑砖墙,需要总劳动量160工日,一班制工作,每天出勤人数为22人(其中瓦工10人,普工12人),则施工天数为
在安排每班工人数和机械台数时,应综合考虑各分项工程工人班组的每个工人都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不能少于最小工作面),以发挥高效率并保证施工安全;各分项工程在进行正常施工时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工人队组人数及其合理组合(不能小于最小劳动组合),以达到最高劳动生产率。
在安排每班工人数和机械台数时,应综合考虑各分项工程工人班组的每个工人都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不能少于最小工作面),以发挥高效率并保证施工安全;各分项工程在进行正常施工时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工人队组人数及其合理组合(不能小于最小劳动组合),以达到最高劳动生产率。
(2)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根据规定总工期和施工经验,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确定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每个工作班所需的工人数或机械台数,此时可将式(14-7)变化为
(14-8)
例如,某单位工程的土方工程采用机械施工,需要87个台班完成,则当工期为8d时,所需挖土机的台数为
通常计算时均先按一班制考虑,如果每天所需机械台数或工人人数,已超过施工单位现有人力、物力或工作面限制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从技术和施工组织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增加工作班次,最大限度地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施工,加早强剂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等。
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尽可能组织流水施工,力求主要工种的工作队连续施工。方法是:
划分主要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组织流水施工。首先安排其中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使其尽可能连续施工,其他穿插施工过程尽可能与它配合、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如砖混结构房屋中的主体结构工程,其主导施工过程为砌筑和楼板安装。
配合主要施工阶段,安排其他施工联合体(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
按照工艺的合理性和工序间尽量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方法,将各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的流水作业图表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即得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6.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为了使初始方案满足规定的目标,一般进行如下检查与调整:
1)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平行搭接和技术间歇是否合理。
2)工期方面:初始方案的总工期是否满足连续、均衡施工。
3)劳动力方面:主要工种工人是否满足连续、均衡施工。
4)物资方面:主要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施工机械是否充分利用。收集原始资料划分施工过程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作天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初始方案满足要求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调整
经过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可采用增加或缩短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在施工顺序允许的情况下,将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向前或向后移动;必要时,改变施工方法或施工组织等方法进行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程序如右图所示。
单位工程施工资源需要计划
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可用来确定建筑工地的临时设施,并按计划供应材料、调配劳动力,以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在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正式编制完后,就可以编制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是作为安排劳动力的平衡、调配和衡量劳动力耗用指标、安排生活福利设施的依据,其编制方法是将施工进度计划表内所列各施工过程每天(或旬、月)所需工人人数按工种汇总而得。其表格形式见表14-6。
下旬
中旬
上旬
下旬
中旬
上旬
×月
×月
数量
单位
备注
需要时间
需要量
规格
材料
序号
表14-6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是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其编制方法是将施工进度计划表中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使用时间计算汇总而得。其表格形式见表14-7。
对于某分部分项工程是由多种材料组成时,应按各种材料分类计算,如混凝土工程应换算成水泥、砂、石、外加剂和水的数量列入表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供应
时间
需要量
规格
材料
名称
序号
表14-7 主要材料需要量
构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建筑结构构件、配件和其他加工半成品的需要量计划主要用于落实加工订货单位,并按照所需规格、数量、时间,组织加工、运输和确定仓库或堆场,可根据施工图和施工进行计划编制,其表格形式如表14-8所示。
表14-8 构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数
量
单
位
备
注
供
应
日
期
加
工
单
位
使
用
部
位
需要量
图
号、
型
号
规
格
构件半成品名称
序
号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用于确定施工机具类型、数量、进场时间,可据此落实施工机具来源,组织进场。其编制方法为,将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每天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和施工日期进行汇总,即得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其格式见表14-9。
数量
单位
备注
使用
起止
时间
货
源
需要量
类型、型号
机械
名称
序
号
表14-9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是对一个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的现面规划和空间布置图。它是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的条件,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来正确地解决施工期间所需的各种暂设工程和其他业务设施等同永久性工程和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是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的依据和实现施工现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文明施工的先决条件,因此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和执行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会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施工顺利进行,保证进度,提高效率和经济效果。反之,则造成不良后果。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绘制比例一般为1∶500~1 ∶ 2000。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道路和各种管线等)的位置和尺寸。
2)测量放线标桩位置、地形等高线和土方取弃场地。
3)自行式起重机开行路线、轨道布置和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位置。
4)各种加工厂、搅拌站、材料、加工半成品,构件、机具的仓库或堆场。
5)生产和生活性福利设施的布置。
6)场内道路的布置和引入的铁路、公路和航道位置。
7)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线路、蒸气及压缩空气管道等布置。
8)一切安全及防火设施的位置。
设计的依据
1.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时所依据的有关拟建工程的当地原始资料
(1)自然条件调查资料。气象、地形、水文及工程地质资料。主要用于布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沟,确定易燃、易爆及有碍人体健康的设施的布置,安排冬雨期施工期间所需设备的地点。
(2)技术经济调查资料。交通运输、水源、电源、物资资源,生产和生活基地情况。它对布置水、电管线和道路等具有重要作用。
2.设计资料
(1)建筑总平面图。图上包括一切地上、地下拟建和已建的房屋和构筑物,它是确定临时房屋和其他设施位置,以及修建工地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等所需的资料。
(2)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下、地上管道位置。在设计施工平面图时,可考虑利用这些管道或需考虑提前拆除或迁移,并需注意不得在拟建的管道位置上面建临时建筑物。
(3)区域的竖向设计和土方平衡图。它们在布置水、电管线和安排土方的挖填、取土或弃土地点时非常有用。
(4)施工项目的有关施工图设计资料。
3.施工资料
(1)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从中可了解各个施工阶段的情况,以便分阶段布置施工现场。
(2)施工方案。据此可确定垂直运输机械和其他施工机具的位置、数量和规划场地。
(3)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等需要量计划,以便确定仓库和堆场的面积、形式和位置。
设计的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尽量紧凑,节约用地。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加工厂、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得运距最短,从而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
3)力争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用。
4)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便利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使工人至施工区距离最近,往返时间最少。
5)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
设计的步骤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一般步骤如图14-8所示。
图 14-8
1.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1)塔式起重机的布置。塔式起重机可分为固定式、轨行式、附着式和内爬式四种。其中轨行式可沿轨道两侧全幅作业范围进行吊装,是一种集起重、垂直提升、水平输送三种功能为一体的机械设备。一般沿建筑物长向布置,其位置尺寸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尺寸、构件重量、起重机的性能及四周的施工现场地条件等。通常轨道布置方式有以下四种布置方案,如图14-9所示。
图 14-9
1)单侧布置。当建筑物宽度较小,构件重量不大,选择起重力矩在450KN•m以下的塔式起重机时,可采用单侧布置方式。其优点是轨道长度较短,并有较宽敝的场地堆放构件和材料。当采用单侧布置时,其起重半径R应满足下式要求
R≥B+A
式中 R——塔式起重机的最大回转半径(m):
B——建筑物平面的最大宽度(m);
A——建筑物外墙皮至塔轨中心线的距离。
一般当无阳台时,A=安全网宽度+安全网外侧至轨道中心线距离;当有阳台时,A=阳台宽度+安全网宽度+安全网外侧至轨道中心线距离。
2)双侧布置或环形布置当建筑物宽度较大,构件重量较重时,应采用双侧布置或环形布置,此时起重半径应满足下式要求
R≥B/2+A
3)跨内单行布置。由于建筑物周围场地狭窄,不能在建筑物外侧布置轨道,或由于建筑物较宽,构件较重时,塔式起重机应采用跨内单行布置,才能满足技术要求,此时最大起重机半径应满足下式
R≥B/2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4)跨内环行布置。当建筑物较宽,构件较重,塔式起重机跨内单行布置不能满足构件吊装要求,且塔吊不可能在跨外布置时,则选择这种布置方案。
塔式起重机的位置及尺寸确定之后,应当复核起重量、回转半径、起重高度三项工作参数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吊装技术要求,若复核不能满足要求,则调整上述各公式中A的距离。若A已是最小安全距离时,则必须采取其他的技术措施,最后绘制出塔式起重机服务范围。它是以塔轨两端有效端点的轨道中心主圆心,以最大回转半径为半径画出两个半圆,连接两个半圆,即为塔式起重机服务范围,如图14-10所示。
图 14-10
固定式和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不需铺设轨道,宜将其布置在需吊装材料和构件堆场一侧,从而将其布置在起重机的服务半径之内。内爬式起重机布置在建筑物的中间,通常设置在电梯井内。
在确定塔式起重机服务范围时,最好将建筑物平面尺寸包括在塔式起重机服务范围内,以保证各种构件与材料直接运到建筑物的设计部位上,尽可能不出现死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则要求死角越小越好,同时在死角上应不出现吊装最重、最高的预制构件。
(2)自行无轨式起重机械。自行无轨式起重机械分履带、轮胎式和汽车式三种起重机。它一般不作垂直提升运输和水平运输之用。专做构件装卸和起吊各种构件之用。适用于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的吊装,亦可用于混合结构大梁等较重构件的吊装。其吊装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现面布置、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和吊装方法等。
(3)井架、龙门架等固定式垂直运输机械。固定式垂直运输工具(井架、龙门架)的布置,主要根据机械性能,工程的平面形状和尺寸、施工段划分情况、材料来向和已有运输道路情况而定。布置的原则是,充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能力,并使地面和楼面的水平运距最小。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当工程各部位的高度相同时,应布置在施工段的分界线附近。
2)当工程各部位的高度不同时,就布置在高低分界线较高部位一侧。
3)井架、龙门架的位置以布置在窗口处为宜,以避免砌墙留槎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
4)井架、龙门架的数量要根据施工进度、垂直提升的构件和材料数量、台班工作效率等因素计算确定,其服务范围一般为50~60m。
5)卷扬机的位置不应距离起重机械太近,以便司机的视线能够看到整个升降过程。一般要求此距离大于建筑物的高度,水平距外脚手架3m以上。
6)井架应立在外脚手架之外并有一定距离为宜,一般5~6 m。
(4)外用施工电梯。外用施工电梯是一种安装于建筑物外部,施工期间用于运送施工人员及建筑物器材的垂直运输机械。它是高层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确定外用施工电梯的位置时,应考虑便利施工人员上下和物料集散。由电梯口至各施工处的平均距离应最近;便于安装附墙装置;接近电源,有良好的夜间照明。
(5)混凝土泵和泵车。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量十分巨大,通常采用泵送方法进行。混凝土泵是在压力推动下沿管道输送混凝土的一种设备,它能一次连续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配以布料杆或布料机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布料和浇筑。混凝土泵布置时宜考虑设置在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料方便、且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排水、供水、供电方便的地方,并且在混凝土泵作用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
2.确定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以及加工厂的位置
搅拌站、仓库和材料、构件的布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服务范围以内,并考虑到运输和装卸料的方便。
根据起重机械的类型、材料、构件堆场的布置,有以下几种:
1)当采用固定式垂直运输机械时,首层、基础和地下室所有的砖、石等材料宜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并距坑、槽边不小于,以免造成槽(坑)土壁的塌方事故,二层以上的材料、构件就布置在垂直运输机械的附近。当多种材料同时布置时,对大宗的、重量大的和先期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靠近使用地点或起重机附近布置,而少量的、轻的和后期使用的材料,则可布置稍远一点,混凝土或砂浆搅拌站、仓库应尽量靠近垂直运输机械。
2)当采用塔式起重机械时,材料和构件堆场以及搅拌站出料口,应布置在塔式起重机有效服务范围内。
3)当采用自行无轨式起重机械时,材料、构件堆场、仓库及搅拌站的位置,应沿着起重机开行路线布置,且其位置应在起重臂的最大外伸长度范围内。
4)任何情况下,搅拌机应有后台上料的场地,搅拌站所用的所有材料如水泥、砂、石、水泥罐等都应布置在搅拌机后台附近。当混凝土基础的体积较大时,混凝土搅拌站可以直接布置在基坑边缘附近,待混凝土浇筑完后再转移,以减少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5)混凝土搅拌机每台需有25m2左右面积,冬季施工时,面积50 m2左右,砂浆搅拌机每台15 m2左右面积,冬季施工时30 m2左右。
3.现场运输道路的布置
现场主要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或先选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在土建工程结束之前再铺路面。现场道路布置时应保证行驶畅通,使运输道路有回转的可能性。因此,运输路线最好围绕建筑物布置成一条环形道路,道路宽度一般不小于,主要道路宽度小于6 m,道路两侧一般应结合地形设排水沟,沟深不小于 m,底宽不小于 m,施工现场最小道路宽度见表14-10。
≥
平板拖车双行道
4
≥
汽车
双行道
2
≥
平板拖车单行道
3
≥
汽车
单行道
1
道路
宽度/m
车辆类别及要求
序号
道路
宽度/m
车辆类别及要求
序
号
表14-10 施工现场道路最小宽度
4.临时设施的布置
临时设施分为生产性临时设施,如木工棚、钢筋加工棚、水泵房等和非生产性临时设施,如办公室、工人休息室、开水房、食堂、厕所等。布置时应考虑使用方便,有利施工、合并搭建、符合安全的原则。
1)生产设施(木工棚、钢筋加工棚)的位置,宜布置在建筑物四周稍远处,且应有一定的材料、成品的堆放场地。
2)石灰仓库、淋灰池的位置应靠近搅拌站,并设在下风向。
3)沥青堆放及熬制锅的位置应离开易燃仓库或堆场,并宜布置在下风向。
4)办公室应靠近施工现场,设在工地入口处,工人休息室应设在工人作业区,宿舍应布置在安全的上风侧,收发室宜布置在入口处等。
临时宿舍、文化福利、行政管理房屋面积定额参考表,见表14-11。
6~8
㎡/人
门卫室
7
㎡/人
俱乐部
6
㎡/人
浴室
5
(≥30㎡)
㎡/人
医务室
4
㎡/人
食堂兼礼堂
3
~
㎡/人
单层宿舍(双层床)
2
㎡/人
办公室
1
面积定额/㎡
单位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物名称
序号
表14-11 临时宿舍、文化福利、行政管理房屋面积 定额参考表
5.水电管网的布置
(1)施工水网的布置。
1)施工用的临时给水管:一般由建设单位的干管或自行布置的干管接到用水地点,布置时应力求管网总长度短,管径的大小和水龙头数目需视工程规模大小通过计算确定,管道可埋置于地下,也可以铺设在地面上,视当时的气温条件和使用期限的长短而定。其布置形式有环形、枝形、混合式三种。
2)供水管网应该按防火要求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距道路应不大于2 m,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 m,也不应大于25 m,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 m,工地消火栓应设有明显的标志,且周围3 m以内不准堆放建筑材料;
3)为了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应及时修通永久性下水道,并结合现场地形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排泄地面水和地下水沟渠。
(2)施工供电布置。
1)为了维修方便,施工现场一般采用架空配电线路,且要求现场架空线与施工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0 m,线与地面距离不小于6 m,跨越建筑物或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 m。
2)现场线路应尽量架设在道路的一侧,且尽量保持线路水平,以免电杆受力不均,在低压线中,电杆间距应为25~40 m,分支线及引入线均应由电杆处接出,不得由两杆之间接线。
3)单位工程施工用电应在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中一并考虑。一般情况下,计算出施工期间的用电总数,提供给建设单位解决,不另设变压器。只有独立的单位工程施工时,才根据计算出的现场用电量选用变压器,其位置应远离交通要道口处,布置在现场边缘高压线接入处,四周用铁丝网围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地上的实际布置情况是随时变动着的。为此,对于大型建筑工程,施工期限较长或建筑工地较为狭窄的工程,就需要按施工阶段来布置几张施工平面图,以便能把不同施工阶段内工地上的合理布置情况反映出来。
图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