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大众文化课程的应用
摘要:大众文化的形态多为时下流行的文学、音乐、电影等,是学生日常非常关注和喜爱的,
因此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积累,具备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基础和优势。教
师可采用学习小组、课堂展示与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教师通过点评加深学生对流
行文化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及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流行文化;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点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
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目
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大众文化的不同形态,包括流行服饰、流行音乐、流行文学等,进一步通过表
面形态认识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能让学生理解每一种流行的文化背后深刻的
社会和时代的印记,能够用各种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在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合理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基础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教学
法。参与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
关注并予以尝试,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难以调动,自学起来比较困难,这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大众文化课在这方面则具有很
大的优势。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通俗,贴近生活,涉及日常吃穿住行所流行的各种元素,如流行服饰
等。青年学生追逐和热爱的时尚潮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这些内容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
关注。可以说,学生是带着较高的热情来上这门课的。如果发现上课只是教师枯燥的讲授,将会对学生
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打击。在流行和时尚方面,学生通过媒体接触和了解的很多,很有可能比教师积累
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入。例如,当下大热的明星、时下流行的发型服饰等,很多学生把课余大量的时间
花费在流行时尚上,聊起来也是如数家珍,因此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愿意将自己喜爱的流行文
化与同学分享,无须费力调动就能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因此,出于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的亲近性,参
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开展方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辩论、小讲座、练
习、座谈、访谈等。在大众文化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灵活使用不同的方
法。从整个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先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学课程内
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所得进行展示和讨论,辅以教师的点评和引导。在这一过程
中,教师的点评是点睛之笔,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文化表象提升到理论内涵。
1.课程知识以小组课后学习为主
大众文化的课程知识内容大多浅显易懂,是学生课余喜爱的,如各种文化形式及其流行演变,
这些学生自学起来没有太大难度,学生感兴趣。部分较难的内容,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
辨析,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这些内容可以侧重于教师的讲授,或教师在课堂上讨论时引导学
生思考。 2.课堂以学生展示和讨论为主
课程知识在学生课外自学之后,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将小组对某部分内容的学
习成果和理解进行展示,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这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督促和
检查,一方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课堂由讨论引入做基础,以免出现讨论难以打开的局面。
3.教师点评是关键
学生虽然在流行文化现象和事件上的积累会相当丰富,甚至比教师还要在行,但毕竟年轻,对
文化的理解还比较浅显,甚至出现盲目追星等极端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尤为
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层次思考这些文化流行背后的社会和时代的印记,透过现象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例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流行服饰奉行节俭主义,这和当时二战期间物资缺乏的社会背景密不
可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只关注于服饰的样式,对社会和文化背景不作了解。这方面教师要及时予以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流行背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莫林虎,等.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09[3]王永强.参与式教学法在文科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 作者:樊春丽
单位:温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