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所得税制
【资料引证】
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企业与个人所得税征
收与缴纳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
外国企业除外)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依法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
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由于个人所得形式多种
多样,个人所得税在课征方式上可能会有不同的
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所得税。所得税是以
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种统称。
在所得税制设计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课税范围、
税基、税率、征税方法等基本要素及其政策选择
问题,所得税在制度设计时涉及税种确定、税基
宽窄、税率结构、税收优惠和征收方式等问题,
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了具有不
同特点的所得税政策。 1
【本章提要】
这一章学习中应注意对基本知识点的把握,
主要包括:
第一节 所得税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所得税的性质,重点掌握税收的特点1、税收
负担的直接性 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3.税收征
收的公开性4.税收管理的复杂性5.税收收入的
弹性。
第二节 所得税制类型
介绍企业所得税按课税范围,包括企业所得税和公
司所得税两种类型。了解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
税的主要内容,熟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
关系。
2
第三节 所得税制设计
介绍所得税制设计中涉及到课税范围、税基、税率、
征税方法等基本要素及其政策选择问题。
重点掌握所得税设计中的课税范围、税基、税率内
容。
第四节 所得税制政策
了解所得税在制度设计时涉及税种确定、税基宽窄、
税率结构、税收优惠和征收方式等问题。
掌握所得税政策具有不同特点的所得税政策。
3
第一节 所得税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所得税的性质,重点掌握税收的特点1、税收
负担的直接性 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3.税收征
收的公开性4.税收管理的复杂性5.税收收入的
弹性。
4
一、所得税的性质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
而取得的各种所得课征的税种统称,所得税是以
所得额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税种统称。
5
【理解分析】
所得税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确定所得额成为所
得税的课征关键。所得额不同的理解。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得是指人们在某个时点之
间以货币表示的经济能力的净增加值。如果以净
增加值定义,所得应包括工资、利润、租金、利
息等要素所得以及赠与、遗产、财产增值等所得。
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所得必须以实现的交易为基
础,即在某一时期内,一切交易所实现的收入减
去为实现收入而消耗的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如
果以交易余额定义,所得只包括工资、利润、租
金、利息等要素所得和资本利得,不包括不经过
交易的遗产、赠与和没有经过交易的财产增值。
6
从税收实务的角度来看,所得是指应税所得,是在
会计所得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调整而计算的所
得,即按会计所得减去法定不予计列项目后的余
额,因此应税所得一般小于会计所得。
从实务角度来看,就企业而言,所得是企业收入减
去成本、费用、商品税和其他法定扣除项目后的
余额;就个人而言,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生计费、
赡养费、其他费用和其他法定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7
二、所得税的特点
与其他税种相比,所得税作为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占
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同于其他大类税收的特点,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负担的直接性
所得税一般由企业或个人作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并且又由企业和个人最终承担税负。
8
【理解分析】
由于纳税人就是负税人,税负不能转嫁,因而被称
为直接税。所得税作为直接税不能转嫁只是从立
法者的预期来考虑,事实上,所得税能否转嫁还
需要区别具体税种。
个人所得税由于对个人工资、股息、利息所得征税
不易转嫁,而且个人作为自然人又是负税主体,
税负不易转嫁,由纳税人负担。
企业所得税由于对企业利润、利得、股息所得征税
也不易转嫁,但企业作为法人并不是负税主体,
企业所得税税负有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由消费
者负担,或者降低职工工资由生产者负担,或者
减少利润由企业所有者负担。因此,企业所得税
仍有可能转嫁。
9
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个人所得税在名义上一般累进征收,既实行累进税
率,税率随个人收入增加而递增,低收入者适用
低边际税率,而高收入者适用高边际税率;
实行标准扣除和单项扣除,扣除随个人收入增加而
递减,低收入者扣除占收入比例高,高收入者扣
除占收入比例低。
10
【理解分析】
个人所得税通过累进税率和标准扣除,达到累进征
收、缩小个人税后收入差距的目的,符合税收的
公平原则要求。
对于企业所得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即使实行累进
税率,也主要是对部分小企业的税收照顾,而企
业规模并不是负担能力的主要依据,企业所得税
并不具有累进特点。税收分配的累进性主要是对
个人所得税而言的。
11
3.税收征收的公开性
所得税在税收负担上一般以企业或个人为纳税人,
同时,税负又由纳税人承担,一般不能转嫁。
所得税在征收方式上一般由企业或个人申报缴纳,
即使实行源泉课征,也必须申报结算。所得税在
征收环节上选择收入分配环节,对企业利润或个
人所得征收。
所得税征收具有公开性、透明度强的特点,容易引
起税收对抗,推行比较困难。
12
4.税收管理的复杂性
所得税不但对企业所得征税,而且对个人所得征税,
由于个人纳税户多、税额小、税源分散,故征收
管理的成本高、难度大。
所得税是对所得额征税,企业要核算企业的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计算企业应税所得;
个人所得税,要计算个人收入;免税额、扣除额、
应税所得,从而又增加了成本核算和管理上的难
度。
征收所得税客观上要求整个社会有较高的信息、核
算和管理基础。
13
5.税收收入的弹性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所得征税,所得随国民经济
的发展变化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收入
可靠。
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征税特点,能够自动适应国民经
济周期的变化,随经济膨胀和经济衰退发挥稳定
经济作用,也能根据政策的需要相机抉择,调整
税收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14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财政与税收
第 四十 讲
主讲教师: 吴斌
15
第二节 所得税制类型
[本节提要]
介绍企业所得税按课税范围,包括企业所得税和公
司所得税两种类型。了解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
税的主要内容,熟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
关系。
所得税依据纳税人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企业所得
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16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但由于企业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企业所得税在课
征范围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类
型的所得税。
17
1.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
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
按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划分,大致可把企业划分为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组织形式。
18
【理解分析】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由一人投资,
企业为个人所有,企业规模较小,一般由业主直
接从事企业经营,利润归业主,业主对企业债务
负有无限清偿责任。我国的城乡个体工商户是比
较典型的独资企业。
问题:独资企业在我国适用什么所得税制?
(2)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由2人或2人
以上共同投资,企业归合伙人共同所有,企业规
模较小,一般由合伙人直接从事经营,通过合同
协议的形式来确定投资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和
风险,分配企业利润。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无
限清偿责任。我国的部分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
是以合伙企业形式出现的。
问题:合伙企业在我国适用什么所得税制? 19
(3)公司企业。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由2人或2人以上
共同投资,按公司法组建,是独立的法人。
公司依据投资来确定投资者在公司中的股份,并通
过股份来确定股东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
分配企业利润。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股东对公
司债务只负有限清偿责任,以股东出资额或公司
资本金为限。公司规模较大,一般由股东代表组
成的董事会来领导组织企业经济活动。
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
司,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把投资资本分成等额
股份,是否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是现代企业的最
主要的组织形式。
在我国,传统的企业都以企业而不是公司形式出现。
20
2.企业所得税类型
企业所得税按课税范围,可划分为企业所得税和公
司所得税两种类型。
21
(1)企业所得税型。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把各
种类型的企业都纳入企业所得税的课税范围。
由于不同企业都按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征收,有利
于企业间公平税负、平等竞争。
企业所得税把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纳入课税范围,
而独资和合伙企业主的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又不
可分离。因此,对企业利润征税和个人所得征税
就很难划清,从而给征收管理带来困难。
22
(2)公司所得税型。
公司所得税是以公司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的基本特点是区别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仅
对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税,而非公司的合伙企业和独
资企业所得不征公司所得税,只征个人所得税。公司所
得税只对法人公司征收所得税,而自然人企业不征所得
税,这有利于税收管理,同时又照顾了小企业的发展。
但公司所得税也会造成公司和非公司企业税负不平衡。
公司企业既征公司所得税,又征个人股息所得税;而非公
司企业把企业利润归属为个人,仅征个人所得税,这不
利于公司企业和非公司企业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如果
对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
允许将分得的已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股息和利润视为已
纳个人所得税予以抵免。这种方式既在理论上承认企业
和个人为两个独立的纳税人,各自都必须履行纳税义务,
又在实践中允许企业所得税抵免,从而避免对个人分得
的股息和税后利润重复征税。
23
思考;
我国企业所得税按课税范围,属于企业所得税和公
司所得税的哪种类型。
24
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所得税。
由于个人所得形式多种多样,个人所得税在课征
方式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类型
的所得税。
1.个人综合所得税型
个人综合所得税是把个人各种不同来源所得和各种
不同形式所得都纳入课税范围征收的所得税。
【理解分析】
个人综合所得税一般按累进税率征收,由于征税面
广,因此有利于扩大税基、累进征收、公平税负。
但个人综合所得税必须由个人申报,汇总个人各
种所得计算纳税,这不但计算复杂,也容易发生
税收流失。个人综合所得税也无法区别个人各种
类型所得,在税收上予以区别对待。
25
2.个人分类所得税型
个人分类所得税是把个人收入按一定标志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型的个人收入分别课征。
【理解分析】
个人分类所得税一般按比例税率课征。
分类课征,有利于对个人的不同所得实行区别对待。
也可以对已经缴纳过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股息和
税后利润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仅就工薪所得征
税。
个人分类所得税由于源泉课征,有利于简化征收管
理,减少税收流失。但分类所得税只适合于比例
税率,因而不利于发挥所得税收在公平税负方面
的调节作用。
26
3.个人混合所得税型
个人混合所得税是对个人收入按不同的收入类别分
别实行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
对部分所得进行分类,按比例税率征收分类所得税;
对部分所得综合汇总,按累进税率征收综合所得税。
27
三、资本利得税
(一)资本利得税的 概念
1、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在税收上是指资本商品,如股票、债券、
房产、土地或土地使用权等,在出售或交易时发
生收入大于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资产增值。
28
2、资本利得税
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所征的税。资本利得作为
所得的一种特定形式同其他所得一样增加资本所
有者的所得,同样也增强了资本所有者的负担能
力。
从所得征税的角度分析,对资本利得征税体现了税
收的公平原则。但资本利得作为所得的一种特定
形式,同其他所得也有一定区别。
一般意义上的所得是指把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并同
其他生产要素结合,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
收益;而
资本利得是资产的自然增值,既有价值增长因素,
也有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因素。因此,就不能把
资本利得完全视为收益,其中包含了部分价值补
偿。
29
(二)资本利得征税方式
1.视同普通所得征税
对纳税人所取得的资本利得分别按公司所得税或
个人所得税制度征税。
在具体征收时又有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把资本利得视同其他所得一样征税;
另一种类型是对资本利得,主要是对长期资本利得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体现短期资本利得和长
期资本利得在税收上的区别对待。
30
2.征收资本利得税
对纳税人所取得的资本利得按资本利得税征税。资
本利得税在课税对象确定、税率设计上给予一定
的政策优惠,以体现对资本利得和一般所得在税
收政策上的区别对待。
3.对资本利得免税
对纳税人所取得的资本利得免征所得税,或免征部
分资本项目所得税,以体现对资本利得的政策优
惠。
31
四、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关系
对于个人股息和税后利润所得的征税有以下几种处
理方式:
1.既征企业所得税,又征个人所得税
作为传统处理方式,对企业实现利润首先征收企业
所得税。然后,对于个人分得的股息和税后利润
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企业税后未分配利润不征
个人所得税。
采取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和个人是两个独立
的纳税人,享有各自的民事权利和经济利益,根
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
税是对两个独立纳税人的各自所得征税。
注意这种处理方式对个人分得的股息和税后利润引
起了事实上的重复征税。
32
2.只征企业所得税,不征个人所得税
消除对个人分得的股息和税后利润重复征税的一种
可供选择的方式,是对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而对个人分得的股息或税后利润不再征收个人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要对工薪所得征收。
这一方法主要特点是以放弃对个人投资所得征收个
人所得税,从而避免对个人分得的股息和利润重
复征税。
这一方式虽能避免重复征税,但对个人分得的股息
和税后利润所得只征企业所得税,不符合以能力
为标准的公平准则。
33
3.征收企业所得税,并允许在个人所得税
中抵免
为了既能避免重复征税,又能对企业和个人这两个
独立纳税人行使征税,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征收企
业所得税,并允许在个人所得税中抵免。
允许企业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中抵免的主要理论依
据;
从经济利益的实质联系看,企业只是为获利目的而
设立的营业机构,企业“人格”具有虚拟性,企
业获利最终分解归属投资股东,企业责任最终由
出资股东个人负担,纳税最终减少出资者收益,
是对出资股东税收的预扣。
34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财政与税收
第 四十一 讲
主讲教师: 吴斌
35
第三节 所得税制设计
[本节提要]
介绍所得税制设计中涉及到课税范围、税基、税率、
征税方法等基本要素及其政策选择问题。
重点掌握所得税设计中的课税范围、税基、税率内
容。
所得税是以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种统称。在所
得税制设计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课税范围、税
基、税率、征税方法等基本要素及其政策选择问
题。
36
一、征税范围
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行使所得税的课税权范围,包
括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的范围。
只有对属于课税范围内的纳税人和纳税人所得才能
行使征税。
但由于纳税人有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之分,
纳税人所得也有来自于本国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
之别,各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也不完全相同,因
而,征税范围也就形成不同的选择。
课税范围的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37
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国际上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确定通常有
两种标准;
法律标准和户籍标准。
38
(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确定的法律
标准。
依据法律标准,确定居民纳税人或非居民纳税人的条件;
就企业而言,取决于企业按哪一个国家法律注册设立。
凡按某一个国家法律注册设立的法人企业(同时满足上述
两个条件,否则,就不能成为该国居民纳税人 ),不论
这个企业的管理机构是否设在该国都是该国的居民纳税
人。
如果没有按该国法律注册设立,即使这个企业的管理机构
设在该国,也不能成为该国的居民纳税人。
就个人而言,取决于个人的国籍。
凡是取得某一个国家的国籍,不论个人是否居住在该国,
都是该国的居民个人。反之,即使个人居住在该国,而
没有取得该国的国籍,也不能成为该国居民个人。目前,
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采用法律标准。
39
(2)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确定的户籍
标准。
依据户籍标准,确定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就企业而言,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机构设在哪一个
国家。
凡是将法人企业的管理机构设在某一个国家行使征
税权力的范围内,不论这个法人企业是否按照该
国法律规定注册设立,都是该国的居民纳税人。
反之,即使这个法人企业按照该国法律规定注册
设立,但企业管理机构不是设在该国,这个企业
也不能成为该国的居民纳税人。
40
按户籍标准确定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关键
在于确定该企业是否为法人,是否将管理机构设
在该国,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成为该
国居民纳税人;否则,就不能成为该国居民纳税
人。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户籍标准就个人而言,
取决于个人的住所或居所,但由于住所或居所是
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都是以居
住时间为确定标准。
按照个人在一个国家居住时间的长短,把个人分为
非居民个人、非长期居民个人和长期居民个人三
种。依据户籍标准,个人在一个国家居住达到一
定时间就可被认定为该国居民个人,不管是否取
得该国国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户籍标准。
41
2.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
(1)企业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确定的标准。
企业所得可分为营业所得和股息、利息、特许权使
用费等其他所得。
对于不同的所得,在确定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上
也有不同的确定标准。
42
①营业所得的确定标准。
营业所得是指从事各种营利事业所取得的所得。按
国际惯例,营业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是以是否设有
常设机构为标准。
只有在一个国家境内设有常设机构并取得营业所得,
才能被确认为来源于该国境内所得;否则,即使
在一个国家境内取得营业所得,但在该国境内没
有设有常设机构,也不能被确认为来源于该国境
内所得。
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具有相对
永久性的场所,包括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
机构、工厂、开采自然资源场所、工程作业场所
等。
43
②其他所得的确定标准。
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以及转让专利、专有技
术、著作权和商标权等使用权所取得的特许权使
用费所得。
按国际惯例,对其他所得应以股息支付机构所在地,
以及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负担者所在地为标准。
44
(2)个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确定的标准。
个人所得可分为独立劳动所得,非独立劳动所得,股息、
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其他所得。对于不同的所
得,在确定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上也有不同的确定
标准。
①独立劳动所得的确定标准。
独立劳动所得是指个人独立地从事于非雇佣的各种劳动,
包括独立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活动,以及医
师、律师、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独立劳动所取
得的所得。
独立劳动所得来源地确定是以独立劳动者在一个国家的
出场为条件,在具体实施中是以是否设有经常使用的
固定基地和在一个国家停留时间长短为标准。只有在
一个国家设有经常使用的固定基地或者在一个国家居
住达到限定时间,才能被认定为独立劳动者在该国出
场,并认定其所得来源于该国;否则,不能被认定为
来源于该国境内所得。 45
②非独立劳动所得的确定标准。
非独立劳动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是以所得支付地或在
一个国家停留时间长短为标准。
对于非独立劳动所得由提供劳动所在地的常设机构
或固定基地负担的,以所得支付地为标准,在哪
一个国家支付,就为来源于该国所得。
对于非独立劳动所得不是由劳动所在地的常设机构
或固定基地所负担,而是由非劳动所在地的雇主
所支付的,以劳动者在一个国家停留时间长短为
标准。劳动者在一个国家停留达到限定时间,就
被认定为其非独立劳动所得来源于该国;否则,
不能被认定为来源于该国境内所得。
46
③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他所得的
确定标准。
一般对股息以支付机构所在地,利息、特许权使用
费以负担者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其来源地。
47
3,征税范围
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它的征税权力,可以遵循属地原
则和属人原则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原则,并相应
地确立起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两种不同的,
税收管辖权。
在一个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它只对纳税人来源
于本国境内所得征税,不管纳税人是本国居民或
外国居民;
而在一个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它只对属于本国
居民的一切应税所得征税,不管所得是来自于境
内或境外。
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都同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和地
域管辖权两种征税权力。即对于本国居民,就其
来源于本国境内境外所得合并征税;而对于本国
非居民,仅就其来源于本国境内所得征税。
48
所得税税制模式的比较
征税方式
国家
属地原则 属人原则
中国 主 辅
美国 辅 主
香港地区 主
一些拉美国家 主
国际避税港
49
二、税基
所得税的税基是计算所得税时的应税所得,一般为
收入减去法定支出项目。
各个国家在计算所得税时的法定支出项目不同,税
基的确定也不完全相同,但仍有它的共同点。
50
1、企业应税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即应税所得,是以企业总收入减
去为取得收入而支付的费用和开支后的企业净收
入为基础,进行必要调整后求得的。其计算公式
为:
企业总收入=营业收入+资本利得+股息收入+权利金
收入+其他收入
费用和开支=营业成本十营业税收十利息费用十折
旧与折耗十其他可以扣除的费用
企业净收入=企业总收入一费用和开支
企业应税所得=企业净收入一税前必要调整
上述税前必要调整是依据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的
必要调整,这些必要调整主要涉及资产折旧、资
源折耗、存货、费用列支、资本利得、损失等项
目。通过调整,把依据会计核算的企业所得调整
为依据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
51
2.个人应税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即个人应税所得,是以个人总收
入减去不予计列项目、费用开支、扣除项目、减
免项目求得。综合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计算公
式一般为:
个人毛所得=全部所得一不予计列项目
个人调整毛所得=毛所得一费用开支
个人净所得=调整后毛所得一扣除项目
个人应税所得=净所得一减免项目
个人应税所得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不
予计入个人所得的项目确定、费用开支项目确定、
扣除项目的标准和方法等问题。
52
三、税率结构
所得税税率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税率
形式,两种税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设计依据,并
适用不同的对象。
53
1.比例税率
企业所得税一般适用于比例税率,而且一般采用单
一比例税率。对企业所得设计比例税率而不是累
进税率主要依据是:
54
(1)累进税率的能力负担原则不适宜于企业。
设计累进税率的理论依据是能力负担原则,即收入
高、负担能力强,税收负担应重一些;
收入低、负担能力弱,税收负担应轻一些,而累进
税率能体现这种纵向公平的原则要求。
企业尽管是纳税人,但并不是最终负税人。只有负
税人才具有自己的负税能力。因而,累进税率的
负担能力原则不适宜于企业。
55
(2)所得大小不反映企业负担能力强弱。
假定企业是负税人,累进税率的征收依据是负担能
力,但企业所得大小并不一定反映企业的负担能
力。
如果企业所得大,而资金利润率或人均利润率低,
这并不反映为企业负担能力强。
企业所得小,而资金利润率或人均利润率高,也不
反映为企业负担能力弱。
由于企业所得往往是企业规模大小,而不是企业负
担能力强弱的体现,因此,企业也不适宜按所得
大小设计累进税率。
56
2.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般适用累进税率方式,即对于
个人所得视所得额大小适用不同等级的税率。对
个人所得设计累进税率而不是比例税率的主要依
据是:
57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财政与税收
第 四十二 讲
主讲教师: 吴斌
58
(1)个人所得额大小是衡量个人负担能力的
主要指标。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已经扣除了为取得所得而花费的
开支以及个人、家庭生活必需支出额。在这种情
况下,个人所得额的大小已成为个人负担能力的
主要标志。
59
(2)累进税率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也是税制设计的主要
依据,而公平原则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上,特
别是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的设计上。
在个人所得税情况下,个人不但是纳税人,同时也
是负税人,个人应税所得是个人负担能力的主要
标志,累进税率有利于缩小个人税后收入差距,
实现税收的纵向公平。
60
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但从个人所得税税
率发展变化的进程和趋势看,个人所得税的边际
税率下降,税率档次减少,税率级距缩小,由高
低差异悬殊的税率结构向比较平稳的税率结构转
变。
累进税率虽有利于公平,但不利于效率,也不利于
储蓄和投资。从发挥税收的激励效应,增加储蓄,
增加投资角度考虑,理应调整累进税率结构。
61
四、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政府为了某些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所给予
减征或免征一部分税款的政策措施。
62
1.税收优惠形式
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主要有免税、减税、税收扣除、
盈亏互抵、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税
前还贷等方式。
(1)免税。免税是纳税义务的全部免除,是一种最
典型、最彻底的税收优惠措施。免税的具体方法
一般有定期免税或永久免税,或者规定起征点免
税,即对未达到起征点标准的一律免税。
(2)减税。减税是纳税义务的减轻,是纳税义务局
部的或部分的免除。这也是一种较为典型和普遍
的税收优惠形式。
(3)税收扣除。税收扣除是指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
额中扣除一定的数额,只对超过扣除额的部分征
税。通常,这种按规定扣除的数额,也称作免征
额。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既定税率的条件下,通
过缩小税基来减轻税负。
63
(4)退税。
退税是指政府将纳税人已经缴纳或实际承担的税款
退还给规定的受益人。
(5)盈亏结转。
盈亏结转是指在若干年度内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
其他年度的盈余,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结转的顺序不同,有向前结转和向后结转两种
不同做法。向前结转是指本年度的亏损可以抵消
以前年度的盈余,向后结转是指本年度的亏损可
以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
注意,我国企业所得税采用向后结转是指本年度的
亏损可以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 期限为5年。
64
(6)延期纳税。
延期纳税是指允许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时限内延期
支付税款。
对纳税人来说,延期纳税的好处在于将纳税义务向
后推迟,可暂时减轻当前的税负,实际上是税负
的后移。虽然最终仍需承担这部分等额的纳税义
务,但由于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因素,纳税人
实际上获得了一种定期的免息政府贷款,当然这
种贷款不是通过金融机构提供而是通过税收制度
所给予的。
延期纳税可以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直接法,即在税法中直接规定只要符合一定
条件,纳税人即可延长一定期限纳税;
另一种是间接法,即不在税法中直接予以规定,但
实际上就是延期纳税。
65
2.税收优惠政策
所得税税收优惠主要目的。
一种是照顾性税收优惠,是政府基于某种社会政策
目的,对纳税人的困难在税收上给予特别宽免照
顾;
另一种是激励性税收优惠,是政府基于某种经济政
策目的,对纳税人的发展在税收上宽免鼓励。
66
(1)地区税收优惠。
这种优惠带有明显的区域经济政策倾斜的特点,通常是一
国政府出于某种政治、经济的特别考虑,而对某一特定
地区普遍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
地区税收优惠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对某些具有发展国际经
济优势的特定地区,如沿海地区或沿边地区,作为避税
港或自由港。避税港是指免征所得税或一般财产税的国
家或地区。自由港,也称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是指免
征关税的港口或港区。两者在概念上和包括的范围上都
有很大区别。
另一类是指对那些经济条件较差,需要加速发展的地区所
实行的特别税收鼓励或照顾措施。此外,还有对国家鼓
励专门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地区所实行的税收优惠,如
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大型旅游胜地开发区的税
收优惠。
67
(2)行业税收优惠。
这种优惠明显地体现了一国的行业或产业倾斜政策。
行业税收优惠除可在流转税方面予以优惠并主要采
取退税措施外,通常表现为减免所得税,如对基
础设施项目以及技术密集、资本密集或知识密集
项目所给予的所得税减免退优惠。
为了促进出口贸易所采取的免征出口关税以及退还
出口商品已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措施,则属于
流转税方面的优惠。
68
(3)特定对象税收优惠。
还有一些税收优惠并不明显地体现地区和行业倾斜
政策,而只针对某些特定纳税人或征税对象。
我国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而对有外商资本投入的
企业一律给予程度不同的税收优惠,再如对民政
部门举办的福利企业以及校办企业所给予的税收
优惠等也属特定对象税收优惠。
69
五、征收方法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征收主要涉及会计核算和纳税方式等问
题。
70
(1)会计核算。
企业在计算收益和费用时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
制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权责发生制或称应收应付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
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而不管收
付在本期是否实现。
收付实现制或称现金收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
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不管收益和费
用是否属本期。
企业所得税一般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或其他会计核算方法作为计税基础,
但大多数企业选择权责发生制。
71
(2)纳税方式。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一般采取分期预缴和年终清算相
结合的方式。
分期预缴是指企业在每一月度或每一季度结束前,
自行申报月度或季度所得额及暂缴所得税。
年终清算是指企业在每一年度末,结算申报年度所
得额和所得税,并办理补缴不足所得税或退还溢
缴所得税。
72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一般采取扣缴、预估暂缴和结算申报等
缴纳方法。
(1)扣缴。对于居民个人,属固定职业职工的薪
资所得由雇佣单位预扣代缴,年终再由纳税人结
算申报进行清算。对于非居民个人仅就其来源于
本国境内所得于取得时扣缴,年终不再结算申报。
(2)预估暂缴。对于居民个人,不属扣缴范围者
须进行预估并分期暂缴其应纳税款。预估暂缴一
般由纳税人依据上年资料自行计算缴纳。
(3)结算申报。对于居民个人,年终应进行结算
申报,把年终结算申报应纳税额同扣缴和预扣暂
缴税额进行比较,并减去抵免额,计算应补缴税
额或应退税额。
73
第四节 所得税制政策
[本节提要]
了解所得税在制度设计时涉及税种确定、税基宽窄、
税率结构、税收优惠和征收方式等问题。
掌握所得税政策具有不同特点的所得税政策。
所得税在制度设计时涉及税种确定、税基宽窄、税
率结构、税收优惠和征收方式等问题,对这些基
本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
所得税政策。
74
一、所得税税基政策
在所得税设计时,就税基而言,主要涉及税基宽和
窄的不同政策选择。
传统的所得税为体现所得税在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和
经济发展方面的调节作用,选择了征税范围小、
税前扣除面广、税收优惠项目多的窄税基政策。
窄税基政策虽有利于政策导向,但由于税基偏窄,
使税收增长受到制约,而且对经济的过多政策干
预也会影响经济的正常有效运行,给税收征收管
理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75
现代所得税制改革
在政策导向上有扩大税基的趋向,主要政策措施是:
扩大征税范围,将一些过去未列入税基的收入项
目,如将利息、股息、资本收益、社会福利列入
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
限制税前扣除,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
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额和扣除项目,
延长企业所得税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控制税收优惠,如在企业所得税中取消投资抵免的
优惠税收待遇,以及限制或取消企业所得税和个
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扩大税基有利于拓宽税源,增力口税收,减少税收
对经济的干预,简化税收征收管 。
76
二、所得税税率政策
主要涉及税率水平和税率结构。
传统的所得税在窄税基的前提下,实行高税率水平、
多税率档次,以稳定税收,发挥税收在促进收入
纵向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
高税率水平,尤其是高边际税率使企业和个人税负
加重,对企业发展和个人劳动、储蓄、投资会产
生强烈的反激励效应。
现代所得税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为:在扩大税基的基
础上,降低税率。
77
主要政策措施
个人所得税方面,主要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尤
其是最高边际税率,并减少税率级距数量。
企业所得税方面,重点是降低税率,减少累进级次,
向比例税率过渡。
当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时,为照顾小企业,也
可以保留小企业所适用的低税率。降低个人所得
税和公司税的税率虽已成为世界各国税制的发展
趋势,但降低税率改革要受到财政收入的制约,
一个国家只有因降低税率而损失的财政收入能够
通过扩大税基得到弥补时,这种降低税率的政策
导向才是可行的。
78
三、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所得税设计时,就税基和税率而言也还涉及税收
优惠政策。
传统的所得税在窄税基、高税率的前提下,偏重于
采取税收优惠来鼓励某些经济活动,以体现政策
导向,纠正市场缺陷。
79
税收优惠反映的问题;
第一,侵蚀税基。
税收优惠越多,就越需要用更高的税率对其余税基
征税才能保证必要的财政收入,而更高的税率会
使经济发生扭曲。如果税率不能提高到足够水平,
财政收入的不足就会加剧财政收支不平衡,进而
产生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降低效率。
许多优惠政策是迫于利益集团压力,而不是出于经
济需要而产生的。享受优惠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
并不一定好,这就会影响资源配置合理性,降低
社会投资效益。有些税收鼓励措施达不到预期效
果,这是由于税收措施的力度不足以抵消经济上
的诱因。
80
第三,有损公平。
由于个人税收减免,对纳税人不同来源所得和不同
形式所得区别课税,造成税制的横向不公平。
较高收入阶层广泛利用税收优惠进行逃税,产生横
向不公平,使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失去平衡,成
为不公平的源泉。
第四,助长逃税,使高收入纳税人转入低税负纳税
合法化,给征收管理造成困难。
现代所得税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主要是限制税收优惠,
实行税收中性。
81
四、所得税的征收政策
在所得税设计时,包括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政
策选择,及通货膨胀的税收处理。
82
1、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
在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中,传统的个人所得税实行
分类所得税,主要是考虑对不同所得在税基确定和税
率设计上予以区别对待。
现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策导向是把分类所得税改为综
合所得税,使各种所得同等纳税,并有利于实行累进
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制。
2、通货膨胀因素
在现代经济社会,由于通货膨胀,在纳税人没有增加实
际所得情况下,其获得的名义所得却不断增加。
如果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的所得将适用更高税率,使
纳税人税负加重。为排除或削弱通货膨胀对所得税纳
税人的影响,一些国家实行了所得税指数化措施,即
按每年消费物价指数,自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适用
税率和纳税扣除额,以便剔除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所
得涨落的影响。
83
五、所得税一体化政策
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有
可能引起对纳税人的同一所得在不同层次的重复
征税。
如对公司所得在公司层次上征收公司所得税,对分
配股息在股东层次上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种经济意义上的双重征税增加了投资成本,抑制
了股东投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选择股份制方式
筹资。
在现代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中,主要通过在公司层次
上给予股息扣除,或在股东层次上通过抵免制予
以解决。
84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般采用:
A、累退税率;B、 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D、 定额税率。
答案(C)
85
多项选择题
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得是指人们在某个时点之间以货
币表示的经济能力的净增加值。如果以净增加值定义,所
得应包括;( )
A、工资; B、利润; C、租金;D、遗产、财产增值。
答案:(ABCD )
2、个人所得税在课征方式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
不同的所得税类型有:
A、个人综合所得税型 ; B、个人分类所得税型 ;
C、个人分项所得税型; D、个人混合所得税型。
答案:(ABD )
3、个人所得税一般采取的缴纳方法。( )
扣缴; B、预估暂缴;C、结算申报;D、年终清算。
答案:(ABC )
86
判断题
1、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所得必须以实现的交易为基础,即
在某一时期内,一切交易所实现的收入减去为实现收入而
消耗的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如果以交易余额定义,所得
不包括不经过交易的遗产、赠与和没有经过交易的财产增
值。( )
参考答案:1√。
2、企业所得税不可能转嫁。
参考答案:2×。
3、现代所得税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为:在缩小税基的基础上,
提高税率。。
参考答案:3、×
4、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的所得将适用
更高税率,使纳税人税负加重。
参考答案:4、√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