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需求开始产生;突破2000美元,大众旅游
消费开始形成;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中国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009年达到3711美元。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而目前中国旅游
产业面临着结构性的短缺,尤其是高端旅游产品亟待发展。2010年国家旅游局王志发副局长指出“中高
端旅游产品消费,将逐步向旅游发达国家趋近”。[1] 随着中国境内外游客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提升,狩
猎旅游作为一种放松身心、娱乐高雅的户外综合性高端旅游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狩猎行
为本身的特点和传统社会舆论对狩猎行为的抵制,理论界对于如何开发狩猎旅游,探讨狩猎旅游内在规
律、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研究相对较少。
一、狩猎旅游的内涵及中国狩猎旅游发展现状
(一) 狩猎旅游的内涵
狩猎是指通过猎杀、猎捕获得动物的行为,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不高的社会环境下,一直是一些游牧
民族、游猎民族、渔猎民族重要的生存手段。狩猎活动随着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提高而逐渐衰
落,其生产活动的性质不断弱化乃至摒弃,到近现代时期逐渐转化为旅游产品。
旅游这个概念出现在工业文明以后,虽然古代也有游历、游学活动,但多属个体行为,没有形成现
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现今各国专家对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流传、科学性比较强的是AIEST
中国狩猎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永志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狩猎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其投入产出模式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是旅游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内
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一个因子。目前中国狩猎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
问题值得关注与研究。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探究狩猎旅游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政策、措施解决问题与困难,以促进
狩猎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狩猎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6959(2010) 06- 0091- 06
Studi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Hunting Tourism in China
WANG Yong- zhi
(Tourism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Abstract: Hunting tourism, on e of the high- end tourism product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 structure
adjustment, are included in the tourism industry.Hunting tourism works as a factor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social
progres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its input- output mode meet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low- carbon economy.At
present, hunting tourism in China is still at its initial stage and some problems arising in hunting tourism deserve our
attention.We address these issues,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nting tourism and adopt various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nting tourism.
Key words:Hunting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0- 10- 12
[作者] 王永志(1974-),男,湖北浠水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第 31卷总第 136期) Guizhou Ethnic Studies ()
2010年第 6期 贵州民族研究 ,2010
91· ·
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
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从狩猎与旅游的本义来看,二者具有很大的时代和内涵差异性。即使是狩猎活动弱化的时期,狩猎
形式依然是生存方式的体现,附属于第一产业。旅游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主旨是旅游者通过在旅游地发
生的关系总和,来实现自我身心的放松与发展。因此狩猎概念的外延只有符合旅游本质的部分才属于狩
猎旅游。狩猎旅游是指利用旅游目的地野生动物或圈养动物资源,通过旅游者参与动物猎捕活动来达到
满足旅游者精神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2] 我们可以从图示1- 1理解:
图1- 1 狩猎与旅游的关系
从上图可见,狩猎和旅游交叉结合的阴影部分就是狩猎旅游(hunting tourism),故而不能把狩猎旅游
当作传统狩猎行为,更不能简单视之为盗猎行为。狩猎旅游已经完全失去了狩猎行为的生存方式本义,只
是狩猎活动中的形式符合旅游的特性而被保留和借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也完全改观了。
(二) 中国现阶段狩猎旅游的发展现状
狩猎活动在中国一直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狩猎旅游发展只有26年,起步比较晚,尚属于初级阶
段。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狩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好。近几年发展较快,1985年建立的第一个狩
猎场──桃盖山狩猎场,2005年只有25家狩猎场,到2009年已经建立了112个狩猎场。[3] 由于国情和道
德舆论的约束,发展比较慢,无论从狩猎场的数量、狩猎额度,还是与之配套的政策法律道德软环境,
都较欧美狩猎旅游发达国家要落后,存在很多问题。
1. 从市场开发来讲,起步晚,市场混乱,基础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弱。
早在20世纪70年代,乌干达狩猎旅游创汇1500万美元,1984年匈牙利狩猎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4]
1996年肯尼亚狩猎旅游收入达6亿美元,美国则高达1012亿美元,[5] 近几年南非每年的狩猎旅游收入为
10亿美元。[6]而从1984年到2005年底,中国国际狩猎旅游一共只接待国际猎人1101人次,狩猎野生动物
总数1347头,狩猎收入3639万美元,[7] 这与中国野生动物资源大国极不相称。
目前,中国狩猎市场混乱,存在三个性质不同的狩猎市场:国际狩猎旅游市场、合法的传统狩猎市
场、盗猎市场。我们所提到的“狩猎旅游”是指三个市场当中的国际狩猎旅游市场。这三个市场中,国
际狩猎旅游市场比重最小,盗猎市场比重最大。中国盗猎市场,仅2008年公安部门收缴非法猎捕野生动
物万头(只),涉案金额亿元。[8] 可见中国狩猎旅游起步晚,远落后国际狩猎旅游发展水
平,同时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性的开发,亟待保护与可持续的开发。
图1- 2 1985- 2005年中国国际狩猎量变动情况
中国狩猎旅游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从上图1- 2[9] 来看, 1989年的政治风波、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
2010年第 6期 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 2010年 12月版
92· ·
狩猎旅游几乎跌到零点,2006国际狩猎动物限额拍卖会迫于舆论的压力而流拍后,狩猎量和狩猎消费者
人数又跌到低谷。中国狩猎旅游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外国人,过分依赖国外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没有
培育起来,缺乏稳定的客源市场。再者国内狩猎场多为民营企业,在狩猎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服务和管理上投入不足,产业结构难成体系,狩猎旅游的产业链难以形成,高端旅游产品的服务质
量跟不上,很多狩猎场结构趋同,缺乏特色。
2. 从法律、政策方面来讲,缺乏完善的法律政策管理体系。
中国涉及狩猎旅游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1996年)、《林业及相关产业分
类》 (2008年)。在政策方面,对于狩猎场的建立、狩猎证的获取、枪支管理等问题则必须经过程序复
杂的行政审批手续。这些政策、法律法规主要还是针对保护野生动物和社会治安问题,以防范非法猎捕
行为。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则显得薄弱、滞后,缺乏统一有效的法治管理体系,尤其是
对于新兴的狩猎旅游这种高端旅游产品。国外发达的狩猎旅游国家相关法治建设起步早、比较健全。比
如:1952年德国就颁布《狩猎法》,规定狩猎考试、狩猎物种、狩猎期、禁猎期、狩猎地管理、狩猎权
设定、狩猎枪支管理、猎物处理、动物福利等内容。[10] 对狩猎场和猎人实行严格而细致的管理。而中
国没有专门针对狩猎旅游的系统性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不利于狩猎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很难由
“狩猎行为”走向“狩猎旅游”。
3. 从国家政府方面来讲,缺乏统一协调管理。
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国主要由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管理。狩猎旅游的发展涉及很多
部门,比如:科学的狩猎旅游规划、科学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狩猎知识的讲解、狩猎旅游消费者安全
与医疗保障、狩猎旅游专门代理机构、狩猎场用地的土地流转与使用问题、狩猎场周边人员迁移与安置
问题……这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需要立法、林业、公安、旅游、海关、教育、土地、一些专
门的协会和基金组织、社区等部门的参与和指导。只有这些诸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部门关系与利益,
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指导立法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极大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职
能,规范狩猎旅游的发展。而中国现在的狩猎旅游的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这种专业性引导与
规范,各个狩猎场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作为一种新兴高端旅游产业,缺乏长远大局的考虑,这样的环
境难以促成狩猎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4. 从狩猎旅游企业来讲,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以及营销手段。
就中国狩猎旅游的发展环境而言,缺乏针对性的宏观指导思想和微观详细规划,加之起步较晚,相关
的产业链和配套的设施不齐全,基础薄弱。狩猎旅游企业表现为粗放经营、市场与资源信息不清、规划管
理缺乏科学性、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中国现有的112家狩猎旅游企业大多数属于民营企业,投
入小,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低,运作成本高;注重短期效益,狩猎旅游操作缺乏规范性,不注重长远投
入,导致狩猎场缺乏深度开发,产品比较单一;缺乏狩猎旅游方面的专门人才,比如专业的动物资源调查
技术人员、专业化的导猎员等,产品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再者,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舆论的
导向性不明朗,狩猎旅游企业营销宣传力度不大、营销手段相对落后,这都加大了狩猎旅游发展的困难。
5. 从社会道德舆论来讲,对狩猎旅游的容忍度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升。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发展过
程中引起人地矛盾、环境污染等社会和生态问题,使得民众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注程度极
高。对于任何狩猎行为,民众的容忍度都很低,再加上对枪支管理和社会治安的担忧,造成社会道德舆
论对狩猎旅游的抵制,这也是中国狩猎旅游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
二、狩猎旅游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狩猎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具有综合开发意义,它兼娱乐、科考、摄影、收藏、户外运动锻炼等
于一身,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狩猎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狩猎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永志:中国狩猎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93· ·
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狩猎旅游可以实现对野生动物价值开发最大化,从而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比如一只盘羊有四种交换价值:(1) 猎人自己捕猎后食用,由于不交换,交换价值为零;(2)
猎人捕猎后出售,其价值为普通单价×重量;(3) 作为野味出口,其价值为外贸单价×重量;(4) 作为
狩猎旅游战利品,其价值为狩猎价格,还没有算上因狩猎而发生的其他环节所产生的效益。一只盘羊外贸
出口价是45美元,而同期盘羊国际狩猎价格则是上万美元,[11] 加上综合服务费用和资源保护费,则达到两
万美元以上。可见狩猎旅游通过提高动物价值附加值,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
益。另外,狩猎培训、狩猎执照、接待人员、资源补偿费和狩猎设备生产企业等还可带来相当的收入。
从目前中国狩猎场分布来讲,主要集中在边疆省份、高原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这些地区相对
来讲落后一些,经济基础不好,优势不突出,可进入性差,想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达到跨越式发展难度
大,而狩猎旅游资源丰富,如能规范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带动旅游观光、科考、摄影、特色餐
饮、自助游、登山等特色旅游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社会民生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野生动物
保护管理局科长张贵林认为:“发展狩猎产业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以甘肃肃北县为例,是一个只有1
万多人的贫困县,近几年靠狩猎发展很快”。[12]从国内外对狩猎旅游的实证研究来看,狩猎旅游改善了
当地群众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他们体会到野生动物资源潜在巨大价值,很多为生存而非法捕猎的猎人转
型从事与狩猎旅游相关的产业,使这些地区实现由传统的开发方式转型为可持续的开发方式。其次,狩
猎旅游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狩猎旅游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知识背景高、
设施设备要求高的高端旅游产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纵深发展。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对中国的经济
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狩猎旅游经济的高效性是发
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二) 狩猎旅游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狩猎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产生良好的
社会效益。首先,狩猎旅游的发展产生一些新职业岗位:狩猎培训师、导猎员等,可以就地实现猎人向这
些新职业转化,还可以通过相关产业链和服务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1998年美国的狩猎旅游提供了70多万
个就业机会;[13] 印度加撒玛地区一年一度的骑骆驼狩猎活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而且吸纳了大量妇女就业;[14] 博茨瓦纳澳卡瓦格三角洲的狩猎旅游拉动了当地的住宿业,雇佣了1658名
当地居民从事服务性工作。[15] 如果我们因受非理性的舆论压力和现实困难而放弃发展机遇的话,不仅不
能实现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无法动摇盗猎的落后观念和杜绝非法捕猎的行为,甚至可能产生
“飞地旅游”(Enclave Tourism) 效应,[16] 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狩
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法治建设的进步。纵观欧美狩猎旅游发达国家,较早形成狩猎旅游产业,在实践
中逐步建立了完备的狩猎旅游法律体系,从而促使本国狩猎旅游产业和野生动物资源开发的健康发展。狩
猎旅游还可以让人们开阔眼界,了解野生动物保护和开发的知识,加大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理性关注。
(三) 狩猎旅游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首先狩猎旅游可以实现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外对狩猎旅游的实证研究来看,狩猎旅游
对野生动物资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中信等通过对黑龙江狩猎场
现状进行研究认为“猎场内不但野生动物资源不断恢复,而且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也受到了保护”。[17]
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利用部分狩猎资金来保护野生动物,目前这个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大幅上升,仅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岩羊就有九万多只。[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产业处处长曹良指出:“狩猎不仅带动地
方发展,还给动物保护提供了资金援助。一只野牦牛4万美元、盘羊1万美元、岩羊2500美元、马鹿6000
美元,这些狩猎收入扣除成本及税收之后,大部分将留在当地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资金。新疆有八个地
(州) 的动物保护机构都是用狩猎收入建立起来的”。[19] 其次,变“堵”为“疏”,改变人们的野生动物
开发观念,减少非法捕猎。国内外狩猎场建立后,通常把当地猎人转化为导猎员、猎场管理员、护猎队
或接待人员,这些新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促使当地人转变动物开发观念,自觉地保护当地动物资源
和环境。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与环境、动植物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再次,可以减小野生
2010年第 6期 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 2010年 12月版
94· ·
动物与人类疾病相互传染的危险。狩猎旅游能有效减少非法狩猎行为,保护了动物的栖息地,减少人们
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机会,从而能够减少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疾病相互传染的几率。
三、中国狩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尽管中国狩猎旅游起步晚、问题多、困难大,但是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好。国家根据国内外的旅游
业发展趋势,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端旅游产品的发展颁布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 (2008年),
确认狩猎的产业地位。发展狩猎旅游是深化、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与国
际高端旅游产业接轨,提高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需要。对于狩猎旅游的发展,国家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
长远规划,针对现实困难与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规范引导其发展。
(一) 加强政策、制度、管理的研究和创新。
狩猎旅游产业是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需要各级国家机构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扶持。从宏观层面来
讲,应该研究、借鉴狩猎旅游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尽早出台针对
狩猎旅游发展规律的专门性法律,对狩猎旅游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加以刚性规范,如狩猎资格的
获取、狩猎物种种类、狩猎期与禁猎期、狩猎场地的管理、狩猎权设定、狩猎额度、狩猎枪支管理、猎
物处理、狩猎安全、导猎员资格的获取、狩猎场的建设与规划管理、狩猎事故的处理……做到“有法可
依”。地方各级国家部门则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地方部门法规和单行条例,以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
从政策方面来讲,增加对狩猎旅游的投入,加大狩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宽狩猎旅游的政
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多渠道引进资金。搞好利益分配机制,协调各方面利益,促进狩猎旅游产业
做大做强。规范狩猎旅游市场,营造公平公正环境,充分发挥狩猎旅游市场调节功能。搞好专业人才的教
育和培养,适应狩猎旅游市场新工作岗位的职业培训,诸如导猎员、代理机构的职员、资源调查员等等。
加强道德舆论导向,减少社会阻力。成立专门的狩猎旅游产业研究中心或协会,研究国内外狩猎旅游的发
展状况,指导国内狩猎旅游企业的管理与深度开发工作。积极与国际狩猎旅游机构、协会组织沟通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中国狩猎旅游产业的国际知名度,为开拓国际狩猎旅游客源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 国家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统筹协调,突出服务与监管职能。
如前所述,狩猎旅游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知识背景高、设施设备要求高的“三高”产业,牵涉立
法、林业、公安、旅游、海关、疾控、教育、土地、社区等诸多部门。只有这些部门搞好统筹协调、理
顺职能,才能很好地整合狩猎旅游资源,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为狩猎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狩猎场的建立,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批制度。就目前中国复杂的狩猎场审批现状而言,我们应该“简
化”审批手续与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审批工作“简单化”,而是简化工作环节和缩短时间,减小狩猎
旅游企业的建设成本,营造更为技术化、专业化的高效行政环境,强化对狩猎旅游企业规划的管理与监
督,这对于狩猎旅游产业良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是极为重要的。
地方政府部门应做好当地狩猎旅游资源的信息调查与统计工作,协调狩猎旅游企业与相关社区的关
系;加强对狩猎区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行为;积极利用狩猎旅游的相关
产业链和就业机会引导狩猎旅游区域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净化市场环境,综合运用法律手
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真正做到疏导与整顿相结合。
(三) 科学规划与管理,对企业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加强营销工作。
狩猎旅游企业是狩猎旅游产业的市场主体,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合法性的原则。首
先,要搞好狩猎旅游场所的规划工作,提高建设水平,不能盲目求全求快。科学的规划是狩猎旅游企业
良好开端和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规划过程中,对狩猎场的功能分区、工程分期、狩猎资源、客源细
分市场等问题都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论证。其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企
业的生命,是狩猎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产生的基础。狩猎旅游属于高端旅游消费产品,其消费群体主要
是国内外的企业家、私营业主、高层管理人员、政府官员、高级白领等,他们具有较高文化知识背景和
收入,对狩猎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尤为看重。第三,要引进专门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狩猎旅游产
业是一种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所牵涉的设施设备、服务都需要专门的知识,
王永志:中国狩猎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95· ·
因此狩猎旅游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引进这些专门性人才。第四,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多渠道融
资。目前,中国的狩猎旅游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投资小,管理落后,注重短期利益,抗风险能力弱。因
而在狩猎旅游企业管理方式上,可以融合多种经济成分,采用股份制形式,多渠道融资。第五,关注客
源细分市场,创新营销模式。狩猎旅游企业应该借助国家政策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在营
销手段上积极创新,可以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如:俱乐部管理模式、会员制等。第六,调整企业产品结
构,营造企业文化,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单一的旅游产品不利于企业持续的发展,可以结合狩猎旅游的
特征与优势,加大相关产品开发力度,比如:科考、摄影、特色餐饮、探险、观光等;利用网站、沙
龙、杂志、竞赛等活动加大宣传工作。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
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狩猎旅游作为高端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结构性调整和提高
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开发利用中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构建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就可
以促进中国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发.新战略、新环境、新发展———在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DB/OL].ht t p://www.
cnt a.gov.cn/ht ml/2010- 9/2010- 9- 17- 12- 15- 65667.ht ml.
[2] Pryer.M.The St at e of Touri sm[M].Oxford:Pearson Educat ion Limi t ed,2002.
[3] 国家林业局. 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EB/OL].ht t p://www.forest ry.gov.cn/port al/main/s/62/cont ent - 437412.
ht ml.
[4] 杨左琴,尹淑清.国外狩猎旅游业[J].林业科技,1995 (2):36~37.
[5] 蒋志刚.野生动物的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J].生态学报,2001 (21 ):1910~1917.
[6] 新华网.世界杯重创南非狩猎业[DB/OL].ht t p://news.163.com/10/0623/17/69SLB99400014AEE.ht ml.
[7] 中国经济网.国家林业局:将确保狩猎对野外资源不造成损害[DB/OL].ht 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