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文档
免费专享文档
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使、盐铁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唐玄宗将他带回京城,授予秘书省正宗的官职。尽管是一个校对文书的小官职,但小小年纪就能担任公职,刘晏令京师人士刮目相看。少年时期刘晏才华横溢、名噪当时。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刘晏在肃宗时代历任彭原太守,徙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晋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铸钱使、盐铁使,为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元762年,刘晏任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转运使,分管财政。当时唐朝经济十分萧条,刘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开源节流,使财政逐步好转。公元763年刘晏被提升为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兼任转运使。刘晏在主持财政期间,严格选拔理财官员,杜绝官场腐败,得罪了包括皇太子李适在内的权贵。唐代宗去世后,唐德宗听信谗言,先免刘晏的职,后又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