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文档
免费专享文档
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
“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最早是南叶青于1931年在一篇题为《科学与哲学》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三种现象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了严格的界定,然后指出,自然、科学和思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然现象是不经过人的行为就已经存在的,社会现象是要经过人的行为才能够存在的。思维现象是未经过人的行为,因而未外化成事实的观念作用和观念形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基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钱学森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在此之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关于计算机发展的会议,那是一次关于大型机的研讨会;还有一次是在涿县召开了关于第五代计算机的会议。当时国际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竞争非常激烈。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一个国家计划,叫做模式信息处理计划,它主要是关于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等的模式信息处理计划。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又提出了知识信息处理计划,或称为第五代计算机计划。他们声称要进行一场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挑战,把日本的知识信息系统推向世界。美国也制定了高性能计算机计划。当时各国都很重视计算机的发展,因为计算机是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我国在863计划中,也把计算机的发展作为一项主题。所以当时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思维科学的研究要为当时的研究如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建立理论基础。钱学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把思维科学纳入其中,发表文章说:“我们要把逻辑学扩大为思维学,包括一部分我们已经研究得很多而且很有成绩的逻辑思维,还要包括其他的人的思维过程。这在外国已逐步地引起重视,他们是从机器人、人工智能这方面考虑的,搞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要搞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理论,这个理论他们叫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s),用‘思维科学(英文定名为noetic sciences)’更确切一点,就是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各种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