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积极的构建一个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
此,在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在高校财务中的财务风险的形成以及相关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了应该积极建
立一个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在高校财务运行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而为高
校财务管理者能够提供一个风险辨别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建立;运用
近些年来,高校发展规模日益增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财务困境,有些甚至
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一种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高校应该尽快的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
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在高校财务发展中得到一定的预警以及相关的防范。但是在整体上来讲这样
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更多的是照搬企业中的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考虑到高校财务中的风险以及相
关的特点,进而导致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中的适用性较低。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校应该从自身
的财务风险出发,进而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高校的财务管
理工作建立可靠的保障。本文将针对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当前高校财务中造成风险财务形成原因主要分为内因以及外因,在外因上主要具有一些不可
分散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通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相关的预防以及消除。所以,在本文中主要考虑
的是在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因,在一定意义上这才是建立高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
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在高校财务风险形成内因中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在资金供需上较为不均衡
在高校实际发展过程中,在上半年的资金较为紧张。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校的运转,一些
高校在保障人员工资以及教学经费前提下,对于一些其它的资金安排上有一定的拖延,进而出现在一些
方面的费用安排的不够到位或者是无法完全到位,这样的情况在一定意义上来讲给下半年的资金安排带
来较多的困难。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收不抵支的状况,最终在财务债务上进行不断的延展。
(二)高校普遍存在着过度举债的情况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相关拨款以及学杂费等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校自身发
展需要,这是因为高校不断扩招以及自身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一些高校自身建设基础较差,在一些软
件以及硬件上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采购大量的软件设施。除此之外,
对于高校来说又是一个人才竞争的地方,为了能够保证在教学科研上的水平,一些高校不惜花费重金引
进人才。这样的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又增加了高校自身的经济负担,一些高校为了维持自身的良好发展,
经常向银行进行贷款,这样的方式在大体上又加剧自身负债总额加大。
(三)在高校资金利用率较低
对于高校建设来说,在大体上来讲是一种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应重
视在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自身扩大规模过程中不断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但是在实际利用中利
用效率不佳。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一些高校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上缺乏可行性的论证,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过分重视自身的建设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高校在一些支出中的控制力较低,
在整体上缺乏先进的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进而导致在高校资金利用率较低,在使用效果上也不尽理想。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对于高校自身来说主要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及相关的教育事业收入等,因此,在一些资产
中都应归属于国有资产。高校自身的财务风险与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具有较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独特
性。具体来讲,在高校财务中有较多的来源,在具体的筹资中来源于银行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在具体
的投资上主要来源于后勤经营实体以及校办产业等。在具体的营运方面主要是指在办学过程中一些实际
的管理活动,在管理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会对高校资金失衡造成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在化
解方法上是较为独特的,从一定的情况上来讲这些方法是较为难化解的,进而影响到高校中的日常活动
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同时高校在财务风险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应该尽快建立
一个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的良好发展。
(一)建立健全一个偿债能力指标
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中包含高校偿还到期偿债能力指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根据资产负债
率以及流动比率等进而来评价出高校实际的偿债能力。对于资产负债率来说主要是用来分析高校自身的
偿债能力以及在财务中风险的大小。高校在整体上来讲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所以,作为资产负债率
来说在大体上应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否则超过一定的范围就表明高校中的资产负债率过大,甚至会
影响高校自身在财务上的发展。而流动比率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高校短期偿债的重要指标,在一般意义
上来讲,流动比率越大就会造成高校的负债能力越大。对于流动比率来说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控制在
左右较好,如果小于这个比率就代表着高校中的财务状况存在着风险意识,同时应该有相关的预警信
号。反之,高于这个信号的话,就会造成高校在流动资产上过度的占用,进而会影响高校自身的资金运
营。这样的偿债能力指标应该尽快的建立起来,进而为高校能够提供较为明确的偿债能力预判。
(二)建立相关的运营绩效能力指标
对于高校的资产以及资金来说主要是用来保证自身在实际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
度上来讲如果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就表明在高校中的资产以及资金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更好
的辨识高校在运营绩效中的状况,应该积极构建出相关的运营绩效能力指标。在整体上将收入支出比率
以及学费收入支出等方面分析高校在整体上的运营指标以及运营绩效的高低。对于收入支出比率主要是
指高校在资源上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高校的指标值越大,就代表着高校自身的支付能力
较大,同时在筹资上的风险是较小的。通过事实表明,对于高校的实际支出控制在 左右是较好的。
在学费收入比率上是高校学生交费补偿支出的一种衡量标准,这样指标值越大就代表着高校在其它的经
费学生支出能力上较强。
(三)建立相应的收益指标
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学校都属于事业性单位,但是在整体上来讲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所以,作为高校也应适应市场实际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取较大的办学效益。在高
校的实际收益能力上可以积极利用总资产收入率以及净资产收入率和投资收益率进而来反映实际的高校
收益能力。在这其中对于总资产率来说主要是指高校资产收益能力的重要标准,自身数值越大,就代表
着高校资产收益能力越大。在净资产收入率中数值越大,就代表着高校在收益能力上较强。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需要
立足于高校的实际财务活动以及一些风险。在大体上遵循科学性以及相关的系统性等原则,这样才能更
好的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在真正意义上为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风险预判以及相关的防
范保障,促进高校财务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提高财务实际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冼永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及运用[J].企业经济,2011(03).
[2]刘小娴.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0(08).
作者:黄惠华;王辉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 如何获得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