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
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 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7
第一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市场调研:2018-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及市场发展分析....................................10
第一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概述 ..........................................................................................................10
一、基本情况 ................................................................................................................................10
二、所属行业 ................................................................................................................................10
三、行业细分 ................................................................................................................................10
第二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概况 ..................................................................................12
一、行业主管部门 ........................................................................................................................12
二、行业自律组织 ........................................................................................................................13
三、业务资质体系 ........................................................................................................................13
四、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4
(一)主要法律法规 ....................................................................................................................14
(二)主要行业政策 ....................................................................................................................17
五、行业主要特征 ........................................................................................................................18
(一)区域性特征 ........................................................................................................................19
(二)周期性 ................................................................................................................................19
(三)标准是检测认证行业的导向标 ........................................................................................19
(四)其他特点 ............................................................................................................................19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20
第三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市场容量 ..........................................................................................20
一、检测市场容量 ........................................................................................................................20
二、认证市场容量 ........................................................................................................................21
第四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2
一、行业竞争格局 ........................................................................................................................22
(一)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 ............................................................................22
(二)不同产品和项目检测认证的竞争状况差异较大 ............................................................22
(三)不同区域竞争程度不同 ....................................................................................................23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23
(一)综合性检测认证业务的国际知名企业 ............................................................................23
(二)国内建筑建材检测认证细分行业中的主要竞争对手 ....................................................25
三、行业进入门槛 ........................................................................................................................26
第五节 企业案例分析:国检集团 ......................................................................................................28
一、主营业务、主要服务及变化情况 ........................................................................................28
二、公司竞争优势 ........................................................................................................................29
三、公司竞争劣势 ........................................................................................................................31
第六节 2019-2025 年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32
一、行业发展前景 ........................................................................................................................32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
(一)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的软环境 ................32
(二)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33
(三)国家对建筑材料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性能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将有力的推动检测认
证行业发展 ....................................................................................................................................33
(四)行业公信力得到社会重视 ................................................................................................33
(五)技术进步促进检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34
二、行业发展趋势 ........................................................................................................................34
(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34
(二)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35
(三)新材料和新检测、认证项目不断涌现 ............................................................................36
(四)检测认证技术与检测设备不断更新 ................................................................................36
(五)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 ........................................................................................................37
三、影响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37
(一)受整体经济环境的一定影响 ............................................................................................37
(二)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37
(三)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小,集中度低 ....................................................................................37
第三章 市场调研: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挑战、瓶颈 .............................39
第一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9
一、市场存在的问题 ....................................................................................................................39
二、跟不上消费变化 ....................................................................................................................39
三、服务业创新不足 ....................................................................................................................39
四、市场竞争激烈 ........................................................................................................................40
五、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40
六、部分消费性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 ................................................................................42
七、消费性服务业供给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43
八、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且国际竞争力较弱 ................................................................................43
第二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43
一、发展环境尚需完善 ................................................................................................................43
二、要素供给不充分 ....................................................................................................................44
三、行业人才、资本、基础设施保障不足 ................................................................................44
四、转型有待系统变革 ................................................................................................................44
第三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45
一、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45
(一)有效供给不足 ....................................................................................................................45
(二)非市场化问题 ....................................................................................................................45
(三)供给制度不完善 ................................................................................................................46
(四)人才供给缺乏 ....................................................................................................................46
(五)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相对较低 ....................................................................................47
(六)亟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7
二、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47
(一)部分行业准入限制较多 ....................................................................................................47
(二)行业监管理念及体制机制滞后 ........................................................................................47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48
(四)配套制度不健全 ................................................................................................................48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
第四章 发展环境: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 PEST 环境分析 ....................................49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49
一、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49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49
(二)市场化程度 ........................................................................................................................49
(三)经济发展水平 ....................................................................................................................49
(四)政府投资水平 ....................................................................................................................49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0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50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50
(三)现代服务业投资 ................................................................................................................50
第二节 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50
一、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50
二、有利于实现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50
三、有利于培育和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51
四、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1
第三节 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51
一、2019 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51
二、2019 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56
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60
四、经济加速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 ............................................................................................61
第四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61
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61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65
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67
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67
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69
第五章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71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特征及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71
一、现代服务业的征 ....................................................................................................................71
二、现代服务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71
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三种形态 ........................................................................71
第二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71
一、消费性服务业将进入持续较快发展阶段 ............................................................................72
二、消费性服务业供给结构调整加快 ........................................................................................72
三、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将不断提升 ....................................................................................74
四、消费性服务线上线下供给将实现深度融合 ........................................................................75
五、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75
六、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将形成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75
七、消费性服务新兴业态快速成长 ............................................................................................76
八、线上供给方式带动了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76
第三节 2019-2025 年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77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十大趋势 ........................................................................................77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77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
(一)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 ............................................................................................78
(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政策 ........................................................................................78
(三)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的制度环境 ............................................................................78
(四)扎实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8
(五)积极构建推动服务创新的政策环境 ................................................................................78
(六)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 ....................................................................................79
(七)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公共管理模式 ........................................................................79
(八)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开放 ................................................................................79
第四节 我国服务业大企业成长五大趋势 ..........................................................................................79
一、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种关系服务的平台化转变 ........................................................80
二、由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向以挖掘和探索为目的数据时代转变 ........................................80
三、由对资金流的传输向对资金流掌控的金融化转变 ............................................................81
四、传统企业与新兴业态正由对抗向融合转变 ........................................................................82
五、服务业企业由配角向产业整合者转变 ................................................................................84
第五节 未来服务连锁业的发展趋势 ..................................................................................................85
一、中国消费服务连锁业的现状 ................................................................................................85
二、中国的消费服务连锁企业未来发展重点 ............................................................................86
(一)多渠道整合品牌营销 ........................................................................................................86
(二)打造服务品牌 ....................................................................................................................87
(三)强化连锁经营 ....................................................................................................................89
第六节 2019-2025 年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营销发展趋势预测....................................................89
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变革 ........................................................................................................89
二、全域营销重塑营销生态 ........................................................................................................90
三、中国营销业态的进化论 ........................................................................................................92
四、数据将成为关键资源 ............................................................................................................92
五、手机将处于更加中心的位置 ................................................................................................93
六、利用新媒体增加产品宣传和促销 ........................................................................................93
七、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自媒体时代兴起 ............................................................................94
八、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粉丝经济崛起 ................................................................................94
九、大 V 为有影响力的新品牌寻找发展空间 ...........................................................................94
十、按需定制更接近消费者 ........................................................................................................95
十一、视觉营销趋势更加明显 ....................................................................................................95
十二、短视频/IP 节目等内容营销方式升温 ..............................................................................95
十三、场景化体验渗透产品和服务 ............................................................................................96
十四、使用 AI 技术与消费者互动 ..............................................................................................96
第六章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企业需匹配能力研究........................................................98
第一节 后工业化时期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 ..............................................................................98
第二节 未来企业应当具备的主要能力 ..............................................................................................98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及基于数据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 ............................................99
二、价值链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化策略 ....................................................................................99
三、敏捷性及应对频繁变化的能力 ..........................................................................................100
四、招揽合适的人才、留住合适的人才 ..................................................................................100
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重视社会参与 ..............................................101
六、在构建这些能力时,企业应当考虑的关键因素 ..............................................................101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
七、小结 ......................................................................................................................................101
第三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102
一、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革新模式 ..........................................................................................102
二、创新推动建筑建材检测认证业更高质量发展 ..................................................................102
三、尝试业态创新和品牌创新 ..................................................................................................103
第四节 产业链发展方向与能力 ........................................................................................................103
一、从横向发展到纵向发展 ......................................................................................................103
二、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大价值链,实现协同发展 ..................................................103
三、通过并购实现品牌聚集和互补 ..........................................................................................103
第五节 资本市场发展方向与能力 ....................................................................................................104
一、借力资本市场顺应扩张需求 ..............................................................................................104
二、资本市场运作谋求上市 ......................................................................................................104
第七章 盛世华研总结 ................................................................................................................................105
第一节 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05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05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06
第二节 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07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7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7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7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8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8
六、小结 ......................................................................................................................................108
第三节 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09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
第一章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第一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
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
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
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
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
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
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我国建筑建材
检测认证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未来方向
及需匹配的能力。为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控将上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
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
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
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
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8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
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
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
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
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
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
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
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
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
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9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
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
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
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
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
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
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
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
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
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
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
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
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
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 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 A结果发生,倒退 A结果发生会
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 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
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0
第二章 市场调研:2018-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及
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概述
一、基本情况
检测是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动植物、工业产品、商品、专项技术、成果及其他需要鉴定的物
品所进行的检验、测试、鉴定等活动。广义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既包括对建筑材料
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其构配件、原辅料的检测,也包括全部涉及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建设工程质量
检测。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作为确保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
贯穿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加工生产、销售服务到终端消费的全
过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作为控制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样伴随建筑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包
括工程立项、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使用全过程(包括改建、扩建,过程安全性、可靠性
和使用寿命鉴定)和拆除全过程。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
格评定活动,包括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等,其中产品认证多以检验为基础或构成要
件。一般而言,认证机构要从事认证业务必须事先取得国家主管部门(认监委)对其从事相关业务
的批准(发放证书),此外还可以(自愿)申请国家授权部门(主要为认可委)对其相关能力的认
可。
二、所属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分类为“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的“74专业技术服务业”,细分行业为“7450质检技术服务”;根据中
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分类为“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中的“74专业技术服务业”。
三、行业细分
(1)按照检测对象分类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2014
版)产品目录的分类方法,可以将产品质量的检测对象根据其应用领域区分为七大类,包括日用及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1
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种类繁多,既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石材等传统建
筑材料的检测,同时涵盖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
建筑材料检测,也包括环境质量、建筑材料防霉抗菌、光伏产品等新兴检测项目。
与从事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检测相关联,公司同时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从事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
有关材料检测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按照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比如:地基基
础、主体结构、建筑幕墙和钢结构工程等)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公司及部分分子公司不仅取
得了相应的检测资质,同时还开展了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性鉴定的服务项目。
不同种类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或建设工程检测所针对的细分领域和客户类型有所不
同,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以及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要求差异较大,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只能提
供一种或几种建筑材料检测,少部分企业可提供覆盖大多数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建设工
程的检测服务。
(2)按照检测认证机构性质分类
检测认证机构根据性质和作用差异,可划分为企业内部供需双方实验室和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
三种。第一方实验室是组织内的实验室,检测自己生产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
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第二方实验室是需方实验室,检测供方提供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目的是
提高和控制供方产品质量。
第三方则是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的实验室,数据为社会所用,目的是
提高和控制社会产品质量。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既包括带有监督执法职能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测
机构,也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检测认证机构,前者一般具有政府背景,不以营利为目的,
业务来源多限于政府监督抽查和行政执法;后者为市场化主体,伴随着检测市场逐步放开,其作用
和市场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3)按照客户和市场驱动因素分类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行业客户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其在产业链中关系的不同,区
分为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其原辅料生产企业、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流通企业、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使用者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生产企业除需根据规定开展型式检验外,为测试产品性能、保证
产品质量以提供竞争力,会不定期开展产品检验。随着建材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建材产品质量日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2
益重视,生产企业为增强产品竞争力而开展的委托检测正逐步发展成为建材检测市场的主要驱动因
素。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流通企业为保障供货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会
不定期进行产品送检或委托检验机构抽检。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认证机构的工程客户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
位,由于建材产品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建材使用者对建材产品性能及质量最为关
心,也是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认证市场的最根本市场驱动方。为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材
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工程质量,我国出台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
和送检的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检测要求。包括材料进
场、部分应用、整体完工等在内的各环节均需要按规定开展检测,方能验收通过,从而极大的拉动
了检测市场的需求。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机构的政府客户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省市质监局、国家工
商总局及各省市工商局、住建部及各省市住建委等,此外还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公益性组织。
上述机构或部门会定期委托检测机构从事产品监督抽检,以履行其行政监管职能。政府部门的监督
抽查具有行业导向性,有助于引导行业重视产品质量,而承担政府检查任务的检测机构往往在产品
制造商、用户/消费者中具有更好的公信力及权威性。政府机构、部门在选择承担检查任务的检测
机构时会优先选择业内技术实力雄厚、公信力良好的机构,目前以政府采购检测服务为主要发展趋
势。
认证业务的市场主体为生产企业及销售商。对于进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通
过强制性产品认证;除强制性产品认证外,生产企业为证明产品质量稳定性,往往开展自愿性产品
认证和各种体系认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开展能源体系认证等。
第二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主管部门
作为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认证企业,公司所处行业的
行业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及其直属部门机构、住建部及各地住建委。
(1)国家质检总局系统
国家质检总局是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3
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执法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授权,中国认证认可和
标准化行政管理职能,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认监委和国标委承担。
国家质检总局对认监委实施管理,认监委系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
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管理相关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和资
格认定工作,组织实施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和资格认定工作;负责
对承担强制性认证和安全质量许可的认证机构和承担相关认证检测业务的实验室、检验机构的审
批;依法监督和规范认证市场,监督管理自愿性认证、认证咨询、与培训等中介服务和技术评价行
为。
国标委为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国务院授权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标准
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所辖区域内的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认可委为认监委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合格评定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
查机构的认可工作,并对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进行认可监督管理。
(2)住建部系统
住建部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根据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
施监督管理,并负责制定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各地一
般对应设立住建委)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检测机构
的专项资质审批。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
理。因而,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企业在某区域从事业务尚需取得当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
备案或许可。
二、行业自律组织
检测认证行业有多个自律性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分析测试协
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和中国建筑工程质量协会等行业自律性协会对检测认证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
积极作用。
三、业务资质体系
认证机构,需经国家认监委审批并下发《认证机构批准书》后方可开展认证工作并出具认证证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4
书。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必须取得资质认定证书,开展特殊行业检测还
有相关的资质要求。
四、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86年 7月 1日起施行,2013年修
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务院批准,1987年 2月 1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 22条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 34条的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
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第 33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
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
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 36
条的规定,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单项计量认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89年 4月 1日起施行)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发布,1990年 4月 6日起施行)根据上述法规规定,国务
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
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
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
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3年 9月 1日起施行,2000
年 7月 8日修订)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管理办法》(认监委发布,2007年 12月 1
日起施行)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 15条的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
的监督检查制度。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
规定列支。第 19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
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对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 21条规定,产品质量检
验机构、认证机构、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或者认证证明。第 48条
规定,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 19条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有关产品的质量
进行检验。
根据《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管理办法》第 2条的规定,国家对承担政府部门组织实
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的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争议仲裁检验等工作并以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的名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行授权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务院发布,2003年 11月 1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 9条规定,设立认证机构,应当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
督管理部门批准,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认证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认证认可条例》第 17条的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产品、服务、管理体系
认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 19条的规定,任何法人、组织和个人可以自愿委
托依法设立的认证机构进行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第 32条的规定,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指定的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名录
及指定的业务范围。未经指定,任何机构不得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检
测活动。
(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2005年 11月 1日起施
行)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 3条的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质量检测
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制定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
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 4条的规定,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
构。检测机构从事本办法附件一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检测
机构资质按照其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
(6)《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质检总局发布,2009年 9月 1日起施行)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 3条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6
作。国家认监委负责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地方各级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质检两局)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负责所辖区
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查处工作。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 4条的规定,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
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 10条的规定,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进口
商应当委托经国家认监委指定的认证机构对其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产品进行认证。委托其他企业
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委托企业或者被委托企业均可以向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委托。
(7)《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1年 9月 1日起施行,2015年 5月 11日
修订)
根据《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 4条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认监委负责认证机构的设立和相关审批及其从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
域内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 7条的规定,设立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并经国家
认监委批准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认证活动。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
(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5年 8月 1日施行)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 5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资
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
理办法》第 8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其资质认
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组织实施;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由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资质认定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 15条规定,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设立的从事检验检
测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关检验检测
活动。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7
(二)主要行业政策
(1)《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 2011年 11月 30日发布)
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检测认证属于建材服务业,该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
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明确提
出,推动检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2011年 12月 12
日发布)
该意见指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
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培育第三方的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
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单一型服务向提供综合型服务发展。
(3)《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 2012年 2月 6日发布)
该发展纲要提出,重点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加强对建筑材料等的监督检
查,完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监管制度;推动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建
立健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完善认
证认可体系,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有
序发展,完善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进一步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加强对认证机构、实
验室和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提高认证认可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该纲要的目标中指出,要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
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4)《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 2012年 12月 1日发布)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
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十二五”时期,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8%以
上,基本形成高技术服务产业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政策体系,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高
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检验检测认证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要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
运营,加大检验检测认证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
设,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类型合格评定服务向复合型合格评定服务延伸,向规模
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8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 2011年 3月 27日发布,2011年 6月 1日起施行,2013年修正)根据该文件“三十一、科
技服务业”部分,“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科技普及”被列入鼓励类项目。根据“三十二商业
服务业”部分,“资产评估、校准、检测、检验等服务”被列入鼓励类项目。
(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家安监总局 2010年 4月 15日发布,2010年 6月 1
日起施行)及《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总局
2011年 5月 3日发布)
201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出台,其目的为了全面规范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工作。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
〔2011〕4号)发布,要求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 2013年底前达标,
规模以下企业要在 2015年前达标。
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制定了《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和《冶金等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上述文件指出,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
(7)《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年 1月 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
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
该文件指出,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
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文件要求,1、城镇新建建筑严格
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 10亿平方米;到 2015年末,20%的城镇
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5,000万平方
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 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 40万套。
到 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发展改革、住房城乡
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质检部门要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规范
市场消费。质检、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
和稽查,杜绝性能不达标的建材进入市场。
五、行业主要特征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19
(一)区域性特征
受品牌影响力、运输半径影响,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作为独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影响客户决策的重要因素。除少数具备
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和行业级中心以外,大多数检测认证机构只在市县级开展业务。
在运输半径方面,对于水泥、混凝土石块、砖瓦等检测项目,单价较低,运输成本较高,运输
半径影响较强。对于能效测评等检测费用相对较高的项目,运输半径影响较弱。此外,细分建材市
场的规范性和发展状况同样影响运输半径,对于陶瓷和玻璃行业,行业大企业较多,对产品质量更
为重视,更倾向于远距离选择优质检测认证机构,运输半径影响相对较弱。
(二)周期性
下游客户多属于建材、建筑业。建材、建筑业与国家经济周期的变化相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
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发展
等因素。建材、建筑业景气程度影响建设工程检测市场容量,进而影响建筑材料的检测总量。但在
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可以检测的项目种类众多,网点布局广泛,业务类型逐步向
不同领域延伸,因而不同类型建材及不同地区建筑工程的结构调整和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使得公
司的总体业务量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公司检测认证业务随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呈现弱周期
性。
(三)标准是检测认证行业的导向标
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对检测认证行业构成直接影响,对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的研究决
定了检测认证行业的未来发展,检测认证机构对标准研制工作的进度,决定了该机构在检测认证行
业中的地位。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正逐步由政府主导制订转为企业或行业制订,优秀的检
测认证企业通过广泛参与标准制订而获得市场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研
发问世,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层出不穷,标准更新速度也非常快,为保持检验市场
范围和领域,实验室必须根据新标准的变化而添置新的仪器设备、改善实验室环境、增加人员等资
源以保证实验室的能力。
(四)其他特点
受下游客户特点影响,建材检验认证行业具有“客户多、分布广、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
行业客户众多,遍布于全国各地,单笔检测认证收入金额较小,但单一客户业务频率相对较高。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0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上游行业主要为仪器设备供应商和检测试剂供应商。检测认证行业需要的检验仪器设备种类众
多,供应商也相对较为分散,部分仪器设备需要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采购,供应充足,不存
在依赖性。检测试剂采购量大,但平均单价不高,可选择供应商众多,多就近采购。
下游客户主要为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政府和消费者。
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数量众多且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导致建材检验认证行业同
样具有客户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的特点。
第三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市场容量
一、检测市场容量
由于检验检测业务长期以来并未作为独立的国民经济部门,因而没有关于中国检测市场统计及
预测的官方权威数据。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府、企业、消费者对检验检测的重视程
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中国检测市场需求及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可以从中国相关检测设备的产量及进口额的不断攀升
得到印证。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自动检测仪器(机)的产量从 2009年的 8,202
台发展到 2012年的 2,911,056台;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从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中国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进口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口额从 2001年的 亿美元增加
到 2014年的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和环保性能直
接影响人们生活健康,因而成为我国检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发
布的《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我国建筑材料测试服务业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
面:建筑施工领域检测、出口建筑材料检测(商检)及国内流通建筑材料检测。根据全国房屋建筑
竣工面积(按每平方米测试费用 5元计算)、建材及非矿出口商品出口金额(按 1%的检测费用计
算)、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收入(按照 %的检测费用计算)合理估算,2012年我国建筑材料测
试服务业的市场总需求约为 323亿元。2013年我国建筑材料测试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达到 350亿
元,2014年达到 378亿元。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1
二、认证市场容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的数据,2010-2015年,我国累
计接受产品认证企业数量从 79,850家上升至 136,780家。
根据认可委秘书处发布的《CNAS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年报》及官方网站的统计
信息,截至 2015年 12月 31日,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现行有效认证证书共 920,142份,其
中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468,331份,占比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56,840份,占比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6,009份,占比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9,765份,占比 %;上述四类证书占全部有效证书
数量 %,因而是目前最主要的认证市场结构。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自愿性产品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所颁发的现行有效的证书仅 14,086
份,占整个认证市场的份额为 %,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
监委主任孙大伟于 2015年 1月 23日题为《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法治建设,努力开创认证认可事业
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内容,在―一、2014年认证认可工作回顾中提到―2014年是国家全面深化改
革的开局之年。在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
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截至去年 12月 31日,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
万张,.。认证认可业务总体发展平稳,新领域业务快速增长,较好地发挥了质量基础作
用,促进了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国检集团截至 2014年 12月 31日共出具有效
证书 15,961份,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孙大伟在同一报告的―二、准确把握认证认可事业
发展新形势中提到―从机构主体看,国有机构虽然仍占主体,但外资和民营机构的数量和市场
份额增幅领先,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竞争度不断增强,多元化、差异化趋势明显;从市场格
局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2013年全国 万家检验检
测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 563万元,
其中前 10位检验检测机构平均营业额达 亿元,是全行业平均数 128倍,反映出检验检测
认证机构呈现规模化、集中化趋向。按照―2013年全国 万家检验检测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 563
万元测算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收入金额约为 1,亿元,国检集团 2013年度境内营业收入金额
为 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
根据国家认监委网站信息,检验检测统计基本数据信息中提到―截至 2013年底,出具检验检
测报告 亿份,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入 1,亿元。
国检集团 2013年度共出具 451,780份检测报告,约占全国 亿份检测报告的 %,2013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2
年度境内营业收入总额为 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
第四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行业竞争格局
(一)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市场化的检验认证行业发展历史较短,伴随着改革开放于上世纪 80-90年代形成市场化雏
形,自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发展高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2007年,我
国实验室数量从 5,500家上升至 24,700家,认证机构数量从 122上升至 184家。2007年以后,伴
随着行业监管日益严格和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检验认证机构数量增速放缓,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5年年末,全国共
有产品检测实验室 31,768家,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221家。总体而言,我国检测认证机构数
量众多,行业整体竞争充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二)不同产品和项目检测认证的竞争状况差异较大
检测认证行业需要行政审批后方可开展相应的检测认证业务,不同检测认证项目的获批机构数
量差异较大,其相应的细分市场竞争状况也呈现较大差异。对于检测方法成熟、技术要求较低的项
目,如建筑工程基础材料,水泥、沙石、钢筋、和混凝土等常规检测项目,通过资质审批的企业众
多,竞争激烈;对于部分对设备先进性、人员和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或新开发的检验项目或方法,
例如能效测评业务和特种玻璃检测等业务,通过审批的企业较少,竞争较少。
不同项目的认证机构数量同样差异较大,根据国家认监委数据,截至 2016年 2月,全国提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多达 142家,竞争较为激烈;而对于汽车玻璃零配安装服务认证,只
有国检集团一家获批资质的企业。
国检集团所从事的各类认证业务的认证机构数量如下表所示:
图:各类认证服务认证机构数量(截至 2016年 2月)
数据来源:国家认监委网站数据。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3
(三)不同区域竞争程度不同
受各地住建委对本行政区域内建材检测机构业务活动有效性的管理和建筑材料本身运输半径的
影响,建材检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即检测行业的竞争呈现以省市为单位的区域特征。除部分国家
级检验中心和已经实现全国性布局的大型检验认证集团,绝大多数检测企业只能在其获取资质的省
份或区市开展检测业务。因此,不同地域内检测认证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数量和竞争环境差异较
大。
从 CNAS发布的截至 2015年 12月 31日,CNAS认可的实验室地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东部发达
地区实验室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地区。
图:CNAS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地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CNAS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年报》。
不同区域的认证机构数量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截至 2016年 2月,我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
认证机构数量如下图所示:
图:各省认证机构数量统计图(数量:家;截至 2016年 2月)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一)综合性检测认证业务的国际知名企业
(1)瑞士通用公证行(SGS)
瑞士通用公证行前身是法国谷物装运检测所,成立于 1878年,1919年该公司在日内瓦注册,
定名 SociétéGénéraledeSurveillance通用公证行,总部设在瑞士,1985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
(SWX)上市。瑞士通用公证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资格最老的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
术鉴定的跨国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检测检验、合格评定领域,根据该机构官方
网站介绍,其全球员工总数超过 85,000人,运营着超过 1,800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该公司服务的行业领域包括:农产品及食品、汽车、化学品、建筑、消费品和零售、能源、金
融、工业制造、生命科学、物流、矿业、石油及天然气和政府及公共机构。其服务类型包括:审
核、认证、咨询、检测、外包、测试、培训、验证。根据该公司 2014年度年报,该公司全球业务
收入为 亿瑞士法郎,净利润为 亿瑞士法郎。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 SGS集团和隶属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4
司共同建成于 1991年的合资公司,在中国设立了 50多个分支机构和几十间实验室,拥有近 8,000
名训练有素的专家。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国区 10大部门:农产品,工业品,汽
车,生命科学,消费品,矿产,环境,石化,政府及公共机构,国际认证部。
(2)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成立于 1828年,是全球知名的国际检验、认证集团,是行业内获得世界各
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认可最多的机构之一,该公司在泛欧证券交易所(巴黎)上市。其前身为海运保
险信息办公室,1829年该公司更名为 BureauVeritas,采用“真理”的标志作为其官方标识。该公
司拥有覆盖众多领域的检测技术,根据该公司官方网站介绍,其在全球 140个国家设有 1,400个分
支机构,员工 66,000人。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的服务行业领域包括:航天航空、汽车、建筑与房地产、消费品、电子电
气、食品、政府与公共组织、工业设备、船舶工业、石油与天然气、电力与公共设施、流程工业与
采矿业、零售、服务、运输与设施等。其服务类型包括:资产管理、认证、船舶及产品检验、咨
询、检验/审核、检测与分析、培训、跨国采购服务。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目前其在中国 40多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与实验室,员工超过 7,500人。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14fullyearresults”公告,2014年度,该公司全球业务收入为 亿欧
元、净利润为 亿欧元。
(3)天祥集团(Intertek)
天祥集团也是行业内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服务机构,拥有超过 127年的历史,并在伦敦证券
交易所上市,是英国富时 100指数(FTSE100)成份股之一。
该公司服务行业领域包括:电子电气、纺织品、服装和鞋、工业和制造业、航空和汽车、化工
产品、建材产品、矿产品、能源、食品和农业、玩具、游戏用品和杂货、消费品和零售业、信息技
术和电信、医疗器械和药品、政府和贸易。其服务类型包括:测试、风险管理、顾问、可持续性、
培训、评估、认证、审核、体系认证、外包、验货、验证、质量保证、咨询。
根据其官方网站介绍,天祥集团已在全球 100多个国家拥有 1,000多个分支机构及实验室,全
球员工总数超过 38,000人,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及各类产品的其他相关服务,为伦敦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天祥集团于 1989进入中国市场,其在中国 30多个城市设有 60多家实验室和分支机
构,员工人数超过 9,000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14FullYearResults”,2014年度,该公司全
球业务收入为 亿英镑,净利润为 亿英镑。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5
(二)国内建筑建材检测认证细分行业中的主要竞争对手
(1)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CIC)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CIC)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检验认证机构。根据该公司官方
网站披露的信息,其服务对象包括企业、机构、政府及个人,服务范围涵盖石油、化矿、在产品、
工业品、消费品、食品、汽车、建筑,以及物流、零售等重要行业。CCIC在全球拥有约 300家机
构,200家合作实验室,员工超过 16,000人,运营网络覆盖 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检验认证集
团有限公司所从事的检测认证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此外,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全资子公
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中国认证领域的龙头机构。
(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机构,系公司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
务竞争对手,根据该中心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该中心于 1985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筹
建,1989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审查认可及计量认证,1999年通过认监委和认可委的计量认
证、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认可,2004年获检查机构认可,2005年获“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
2006年获北京市见证取样和专项检测资质,2007年通过认监委的检查资质认定,并获北京市司法
局司法鉴定许可证,是经政府授权的从事建筑工程及产品、材料检查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其业务范
围包括工程检测/检查、产品及材料检测/检查、仪器开发与校准、能力验证、司法鉴定,该中心设
管理部门、《工程质量》杂志编辑部和 17个专业检测部(室),现有员工 300余人,在建设工程检
测领域为国内领先企业之一。
(3)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整合北京市建筑材料
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北
京市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旗下有
国家建筑防火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中
心。根据该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其检测业务范围涵盖建材与环保、五金与门窗、木材与家具等方
面。
(4)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 1958年,
2001年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经营。2006年成为上海市
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分类包括:科研、咨询、检测、评估、建筑设计、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6
项目管理与监理、工程系统服务,根据该公司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该公司拥有包括上海市建筑科
学研究院房屋质量检测站、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其中上海市建筑科
学研究院房屋质量检测站成立于 1993年,是专业从事房屋质量检测评估、抗震鉴定及相关技术服
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上海第一批甲级房屋质量检测资质、抗震鉴定资质和司法鉴定资质。国
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 2006年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建筑和交通委员会
和国家建设部推荐、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依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是为国家和地方质量监督行
政执法部门以及社会提供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服务的国家级产品检验检测机构。
(5)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研集团”)成立于 1980年,2010年
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根据建研集团公开披露的年报信息,其业务分为新型建筑材
料、建设综合技术服务、建筑特种施工等三类。
其中,建设综合技术服务业务以检测、鉴定为主,延伸至勘查、设计、勘察、测评和咨询等方
面。建研集团正大力推进建设综合技术服务的“跨区域、跨领域”发展战略,在福建省、上海市、
重庆市等区域进行业务布局和扩张。
三、行业进入门槛
1、品牌与公信力门槛
对于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而言,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至关重要,是赢得市场份
额的核心因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须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优质的服务和公正性的长期
积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新进入者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难以与具有优秀品牌和公信力的机构
直接竞争。
2、资质认可门槛
中国对检测认证行业实施资质认定制度。作为检测机构,首先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
部门对其评审并颁发《计量认证证书》;若要承担国家行政机构下达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需要国
家质量监督部门评审并颁发《授权证书》;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需要在获得《计量认证证
书》的基础上,再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从事公
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需要经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评定并颁发《等级证书》。已通过
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扩展新项目同样需要提交相应行政部门审批发放资质。
作为认证机构,开展认证业务同样必须经过国家认监委审批并颁发《认证机构批准书》。如需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7
要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得到不同国家客户的认可,检测认证机构还须通过认可委专家评审并颁发
《认可证书》。新的进入者受限于资质认定制度,在确保人员、设备、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符合资质
认定条件后,需要经评审后方可开展业务,该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耗时较长。
3、技术门槛
检测认证行业为技术密集型,对检测认证企业的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一方面,需要对所检测
产品的性能、所使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保持领先优势,检测机
构需要不断增加新产品的检测项目和新方法的研发并转化为成熟的检测项目。先进的检测技术需要
长期的技术积累,从而成为进入本行业的重要障碍。此外,为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并提供一
站式的多样性服务,需要检测机构具备较强的综合技术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更提高了进入门槛。
4、人力资源门槛
检测认证行业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极高要求。对技术人员而言,部
分精密度高的大型检测设备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负责审核检测报告的高级技术
人员需要具有多年的检测工作经验,对标准和方法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实验流程和数据处理,并能
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标准的制修订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国家对检测认证机构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资质也设有基本要求,比如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
的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业务,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基桩检测工作 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
职称的不得少于 4名,其中 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对于申请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检
查员,在人员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产品认证的专业经历、检查经历等方
面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国内检测认证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紧缺,对于新设立的检测认证机构,难以建立充分的
人才储备,人才短缺将成为业务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5、资金门槛
新设立的建材检测认证机构或新增检测项目,均需要投入建设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
备。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检测项目或参数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而不同的方法通常需要不同的
检测设备,拥有专业的实验室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是检测机构提供准确检测服务的必要条件。仅
在单一区域、领域或仅从事少量检测项目、认证服务的检测认证机构所需资金量不大,但建设综合
性的实验室以及相应仪器设备的采购、进行跨区域布局等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形成进入该行
业的资金门槛。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8
6、业务规模门槛
检测认证机构需要一次性投入建设专业实验室并购置相应仪器设备,检测认证过程中耗用的材
料较少,从而形成了固定成本较高、变动成本较少的行业特点,而认证机构更多依赖的是人才的需
求和市场开拓。因而检测认证机构的业务量直接影响利润率,随着业务量增长,单位业务成本呈下
降趋势,新进入者如在短期内不能形成有效业务规模,则成本相对较高,不具备竞争力。
第五节 企业案例分析:国检集团
一、主营业务、主要服务及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并为客户提供产品质量、
环保、安全、节能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
检测业务方面,公司及其子公司服务能力几乎涵盖所有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和建筑装饰装修材
料、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领域,公司是“安全玻璃产品”、“瓷质砖”、“溶剂型木器涂料”和“混凝
土外加剂”等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指定机构,以及水泥、耐火材料、建筑防水卷材、铝合金建筑型
材等生产许可证检测机构。2016 年 1-6 月,公司及子公司共出具了 万份检测报告。
认证业务方面,公司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般工业产品的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光伏产
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服务以及温室气体排放(ISO14064)审定与核查服务。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出具有效认证证书为 18,017 份。产品认证方面,公司是承担“安全
玻璃”、“瓷质砖”和“混凝土防冻剂”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指定认证机构,同时为客户提供产品
质量、环保、节能等自愿性认证。体系认证方面,公司的认证领域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
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等。服务认证方面,公司从事汽车玻璃零配安装服务认
证,且目前是国内重要的一家具有该认证业务资质的认证机构。低碳产品认证方面,公司可从事铝
合金建筑型材、通用硅酸盐水泥、平板玻璃的低碳产品认证服务,是认监委授权的两家机构之一。
公司于 2014 年 11 月 28 日获得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指定经营实体(DOE)资
质,成为建材行业首家、国内第七家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公司于 2016
年 2 月 22 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资质(发改办气候备
[2016]76 号)。
除检测认证服务外,公司还开展建材、建筑领域专用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开展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29
标准物质(含标准样品)研发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等业务,并提供标准化技术服
务、能力验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延伸服务。
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厦门、苏州、杭州、咸阳、秦皇岛、天津、合肥等地设 24
个分子公司,通过 7 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5 个行业级检测中心和多个省级检测机构开展业务。
二、公司竞争优势
1、品牌优势
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规范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机构设置、良好的服务质量,以及多年
在建材检测认证服务领域所树立的市场公信力,在市场开拓方面具有品牌优势,赢得客户认可,为
公司的品牌树立奠定了扎实的业务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公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市场认可,参与奥运场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京沪高铁、哈大高
铁、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政、首都国际机场、奥组委办公大楼、航空航天工程、北京地铁、南水北
调、APEC场馆、G20会议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筑材料和建设工程检测。
公司为政府机构提供建材及建设工程检测服务,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各省市工商
局、质监局、住建委等政府部门委托,承担生产、流通领域和建筑工地用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抽查
任务,抽查产品涉及水泥、安全玻璃、装饰装修材料等几十类产品。此外,作为中国消费者协会建
材类商品指定检测实验室,协助消协进行建材类产品检验和比较实验,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咨询
和检验数据等服务。
重点工程和知名客户的合作不仅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且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增强公司的
影响力,提高公司竞争力。
2、技术优势
公司系控股股东——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内部检测认证资源整合而来。经过多年的技术
积累,公司在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检验认证方面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力量。截至本签署日,公司及子
公司近 6年主持制订并已发布的国际标准 4项,主持制订并已发布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241
项;主持在研国际标准 5项,主持在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226项。承担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 71
项,现有标准样品 55项。公司(含子公司)获得发明专利 42项,实用新型专利 147项,外观设计
专利 3项。技术创新的能力既为公司新检测项目的开发带来可能性,也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
公信力,是公司保持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优势。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0
3、资质优势
截至本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 7家国家级检测中心,15家行业级检测中心,具体如下表
所示:
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力量雄厚,国际互认度高,在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公
司所拥有的国家级和行业级中心与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权威性相得益彰,成为公司的重要优势。
4、检验认证一站式服务优势
作为国内同时具有检测和认证资质的建筑材料、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检测认证企业,公司是业内
可检测项目及参数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因而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检测和认证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减
少客户选择、管理、协调众多检测认证服务提供者带来的成本和费用。此外,公司可提供人员培
训、实验室咨询、标准宣贯等多种延伸服务,可降低客户多重选择的沟通成本、管理成本,从而与
重要的下游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5、全国性布局优势
截至本签署日,公司已初步完成全国性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咸阳、合肥、苏
州、杭州、厦门、秦皇岛、天津、成都、徐州、贵阳等地设 24家分子公司,各分支机构可充分利
用本部的研发和技术优势,结合自身的渠道优势,增强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发挥协同作用,为公
司全国性客户提供便捷服务,从而加强与全国布局的建材生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合作关
系,实现与客户共同扩张、共同增长。
6、战略管理优势
在国检集团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法人治理结构、内控体系建设以及全面风险管控体系逐步
完善。作为集团化公司,国检集团采取的是―财务战略型管控方式,即财务的垂直管理与战略的协
调统一。从中长期十年及五年规划制定到三年滚动规划调整再到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落地,形成了
动态的反馈调整机制,上至国检集团股东下到国检集团控股的各个子公司,以―三重一大为决策依
据,管放结合,既实现了全面风险的控制,同时又保证了基层业务单元的经营活力,使得国检集团
的战略保持在可控的目标及方向上动态推行。
7、资本运作与联合重组优势
相较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国检集团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特别是伴随企业集团化发展日臻成熟,
资本运作与联合重组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式成为战略实现的主要内容与手段。通过跨部门、跨行业、
跨地区的对内整合和对外联合重组,建立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大基地,完成了北京、上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1
海、广州、西安、杭州、合肥、厦门、苏州、徐州、秦皇岛、贵州等中心实验室网络布局。在打造
共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实现资本、人才、技术、业务等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此同时,企业的
内控体系、战略管理、风险控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检验认证相关产业政策的推进,集
团化、市场化、专业化成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的主流,
国检集团凭借其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产权并购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必将获得明显的竞争优
势。
三、公司竞争劣势
1、融资渠道单一制约公司扩张
目前公司业务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由于近年来国家总体上采取了从紧
的货币政策,使得公司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和成本逐步上升,给处于高速成长和扩张期的公司带来
制约。
2、区域资质壁垒制约公司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扩张
目前要进入除北京外其他地区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需要获得当地住建委的相应资质或
许可,由于不同地区在资质评审、市场准入规则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故而带来一定政策区域壁垒,
为公司进一步实现全国性布局带来一定障碍。
3、新业务领域人才、渠道的缺乏制约公司横向扩张业务领域
公司系中国建材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认证领域的优势企业,并计划以建材检测认证领域积累的
品牌、技术、设备、人员优势为基础,将业务扩展到其它领域。
虽然公司新进入的检测认证业务领域与公司擅长的建材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认证在检测方法、
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业务流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人才缺乏问题;此外,不同检测业务
的目标客户群存在差异,如何拓展新业务领域的客户是公司横向业务扩张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
4、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制约公司在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升级
随着国检集团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基本实现了主要核心业务的流程管理,特别是―业
务与财务的一一对应管理需求的系统实现,克服了以往内控管理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满足了财务截
止性收入确认原则,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伴随着企业跨区域、跨业务领域战略的快
速推进,集团化管控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日益迫切。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高速发展的
时代背景下,客户对于网络便利服务有了强烈的体验需求。为解决现阶段信息化投入不足问题,国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2
检集团将加强并不断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一方面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另一
方面,积极研究和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及新模式,通过
学习实践将加快促进对传统检验认证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并成为新常态下的快速增长模式。
5、国际化进程有待加快
检验认证行业正经历着全面市场化的发展格局,民营资本、外资企业其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中国正处于―国际制造基地、加工中心的历史发展阶段,大量的出口产品受制于国内检验认证
服务能力匹配不足的窘境。全球采购同样要遵循―国际化游戏规则,如何与欧盟市场对接、如何被
北美市场接纳、如何能与东盟形成统一的互认,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服务行为模式上与国
际等效接轨。在解决好国内细分市场竞争过程中,国检集团在面对国际市场化方面相较于国际知名
检验认证机构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差距。如何系统解决好国际化发展问题是关系着国检集团最终的战
略实现问题,为实现―国际知名检验认证机构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强化资源调度,在人才、资金、
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模式上加快聚焦国检集团的能力。
第六节 2019-2025 年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一、行业发展前景
(一)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的软环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成本竞争过渡到更加重视产品质
量、品牌形象的竞争。一般而言,社会公众对某产品生产者产品品质及品牌形象的良好印象需要漫
长的培养时间,与此同时,生产者在完善其采购供应链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合格供应
商进行考核和遴选。随着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检测认证行业的检测、认证结果社
会采信度的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地节约市场交易参与各方的成本。
国务院早在 2007年就发出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整体信用体系的
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等信用记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检
测、认证作为保障企业产品质量、规范运营的重要途径也将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年 3月,国务院为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
2013年质量工作重点,强调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3
(二)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的逐步落实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城镇化率将从 2010年的 %
上升到 %,同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约束性指标,即 3,600万
套。在建材领域,重点发展光伏玻璃、超薄基板玻璃、特种玻纤、特种陶瓷等新材料。大力发展符
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型建材及制品。此外,为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将继续加大水利、高铁、公路、
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建设。
2014年 3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
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
左右的发展目标。
综上,中国“十二五规划”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相关目标的逐步落实
将形成有利于检测认证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国家对建筑材料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性能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将有力的推动检
测认证行业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而检测正是通过对相应
领域中的各种产品或环境要素进行技术验证,检验其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健
康、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建设工程和建筑材料直接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比如:人们对木质地
板的甲醛释放量、油漆中的重金属含量、老旧建筑的安全和环保性能、玻璃幕墙的安全性等方面的
关注度日益提高。这一方面,促使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检测标准的升级,也使得各种强制性认证
检测项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促使生产企业和建设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检测认证提升自身的竞争
力,从而推进自愿性检测认证市场的不断扩大。
(四)行业公信力得到社会重视
检测认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整体的市场公信力是检验认证行业能否持续增
长的关键所在。由于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独立于买卖双方,其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认证证
书相对于企业内部出于质量检测目的出具的报告具有更高的公正性,我国检测认证市场经过多年的
发展,在政府部门规范和市场竞争淘汰的作用下,独立第三方实验室的公信力正逐步得到市场的认
可,行业内的企业也日益重视品牌的维护和公信力的树立,行业公信力的建立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
石。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4
(五)技术进步促进检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不断改善的科技研发环境和持续增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检测认证机构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重
要基础。一方面,技术进步将不断推动建筑材料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将带来新的检测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先进的技术工艺不断应用到检测服务领域,产生了新的检测方法和新的标准,从而提升
检测服务能力。技术进步促进我国检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二、行业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1)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将为检测认证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
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
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这意味着,随着政府加快职能转变,
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原来由政府部门及其事业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管理类的技术工作将由第三方
承担,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采信结果等方式,依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实施政府管理职能,这无疑将为
检测认证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2)经济持续增长及国民对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等性能要求的提升是整体检测认证
行业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基础
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对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检
测认证行业将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护航中国经济成长,检测行业变身“刚性”需
求》,2011-2015年,预计我国检测行业将以 15%以上的增速持续增长。
(3)国民对住宅品质、面积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建材检测认证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控,但调控并不是要压制国民对住宅品质、面
积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是抑制过分将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扭曲投资需求。中国政府通过对商品房、
保障房不同类型住宅的结构调控,以及对购房资格的限制,目的在于满足不同层次国民日益增长的
住宅需求的同时,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4)建材企业销售产值、产量增长,房屋新开工建设面积的持续高速发展,是建材检测认证
业务不断增长的直接业务来源。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5
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主要服务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与建材工
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同步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数据,2012-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未来几年,伴随着城镇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
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预计我国建材工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将继
续保持较高速增长,为建筑材料、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认证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
市场需求。
(二)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由于中小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小,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上以及品牌和公信力与大型
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参与竞争的能力较弱。随着国民对建设工程和建筑材料安全健康环保等性能日
益关注,建材生产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更倾向于选择公信力得到行业认可、技术和管理能力突出的
检测认证机构,部分无竞争力的中小机构将退出市场。
此外,目前行业内企业众多,部分低端检测业务以价格竞争为唯一手段而忽略检测质量,造成
了行业内竞争无序。我国对资质审批和行业监督的力度逐步趋于严格,部分技术水平较低、服务能
力不足的检测认证企业将被取消资格或主动退出市场。与此同时,根据认可委秘书处发布的《CNAS
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年报》(2015),截至 2015年 12月 31日,认可委累计暂停各类
机构的认可资格 1,189家,其中认证机构 40家、实验室 1,119家、检查机构 30家;累计撤销各类
机构的认可资格 538家,其中认证机构 24家、实验室 457家、检查机构 57家;累计注销各类机构
的认可资格 666家,其中认证机构 23家、实验室 610家、检查机构 33家。
根据 2013年 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
明》明确要求,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解决这些机构过于分散、活力不强
的问题。2014年 2月 21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转发了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
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4〕8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
会精神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
证机构整合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摸清底数,认真清理现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对职能萎
缩、规模较小、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机构予以撤销。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推进整合工
作。一是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明确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功能定位,推进部门或行业内部整
合;二是推进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三是推进跨部门、跨行
业、跨层级整合,支持、鼓励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6
因而,随着国家主管机关及国家认可机构对市场清理整顿力度的不断加大,检测认证行业的集
中度将不断提高,部分机构将逐步成为龙头企业。
(三)新材料和新检测、认证项目不断涌现
建筑业中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出现,不断催生新的检测需求;而新政策和新规定的出台
可提升特定检测项目的市场容量。比如,近几年,新技术和新政策催生和扩展了室内空气质量检
测、建筑物能效测评和老旧建筑维护检测(结构安全诊断、加固、保温)等各种新型的检测需求。
能效测评业务为近年来行业发展亮点之一。2006年,建设部发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民用建筑工程扩建和改建时,应当对原建筑
进行节能改造”。随后,住建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
见》,提出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建筑节能强制性标
准,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
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受上述政策推动,能效测评检验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
老旧建筑维护、拆除和定期检测业务同样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根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
定》,房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一般而言,砖混结构房屋使用维修周期为
15-2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20-25年。为了确保继续使用的安全性,需对其进行质量鉴定,确
保不存在安全隐患。在对建筑物进行大修、加固、拆除之前,亦需要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现
有建筑物如地基、框架等进行安全性鉴定、检测和评估,出具房屋结构安全失效趋势说明,将鉴定
结果作为大修或加固工程的重要依据。2011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
工作实施意见》,各省市相继出台类似意见。老旧建筑的维护、拆除和定期检测业务规模随之逐步
扩大。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
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
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3年 2
月,国家发改委、认监委联合发布《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在此背景下,低碳产品认证以
及温室气体排放审查相关认证业务也营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四)检测认证技术与检测设备不断更新
随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新的检测认证技术不断出现。以新检测方法、更先进的仪器设备或
全自动化化管理程序替代现有检测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小检测误差、缩短检测周期、使流程更为
简单和便捷,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7
(五)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国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纷纷在中国设立子公司,搭建检测认证网络,发展较快。目前
国际著名的检测认证机构并未全面进入我国建材检测认证市场,但其在检测技术、服务经验等方面
具有先进性,因而未来将构成重要竞争威胁。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互认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认证认可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
高,中国建材检测认证机构具备了开展国际业务的能力,国内少数优秀的建材检测认证企业逐步走
向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发展机会。
三、影响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一)受整体经济环境的一定影响
部分建材细分行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大企业产能扩张受限,小企业逐步被淘汰。受国际经
济环境和我国对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控制等因素影响,部分建筑材料行业市场低迷,不具
备竞争优势的小型建材生产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面临结构调整,对没有竞争优势的小规模建材
生产企业可能面临关停,企业数量的减少将对建材检测企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房地产市场增长面临整体长期放缓的可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将持续较长时间,虽然根
据政府公布的保障房建设规划将可以弥补商品房开发投资减缓的缺口,但如果房地产市场整体下
滑,投资持续低迷则可能对房地产检测认证市场会有不利的影响。
(二)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检测认证行业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需求较高,不论是新检测项
目的涌现,还是新检测设备的运用,都需要高端技术人才的储备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如果高
端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不能改善,可能就会制约行业的发展。
(三)检测认证机构规模小,集中度低
目前,我国检测认证行业呈现检测认证机构众多、平均规模较小的行业格局,条块分割的市场
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对大中型检测认证机构的成长较为不利。
在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改革之前,大多数的检测认证机构都是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不同按行业
或专业设立,市场化改革之后,检测认证机构多数通过改制的方式被推向市场,但是条块分割的原
有格局仍然没有完全打破,使得检测认证行业整体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国际
领先的检测认证企业存在差距,集中度低。一方面,众多的中小检测认证机构仍然在一定的区域范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8
围内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生存,这种恶性竞争的市场格局会降低检测认证机构对检测认证质量的要
求,使得行业整体的社会认可度降低,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各地各层级的主管
部门在全国统一的检测认证资质要求之外,往往会出于本地监管的需要对检测认证机构提出额外的
备案或从业许可要求,从而增加了检测认证机构业务扩张的难度。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39
第三章 市场调研: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存在的问
题、挑战、瓶颈
第一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
决。
近年来,在需求和供给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服务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服务业规
模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态、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新
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
服务质量不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面临巨大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市场存在的问题
服务业的发展一般多是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以租赁方式为主经营门
店,有效降低公司资本投入,提高扩张和布局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但缺点是抵御租金上涨风险
的能力较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面临租金大幅上调的问题。随着房地产租赁价格不断上
涨,服务行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幅挤压,服务业进入微利时代。此外,人工、物流、水电等商业成本
的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服务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跟不上消费变化
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同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消费者意识逐渐改变,呈现多元化消费趋势。传
统服务企业面对消费升级的新常态,由于未能及时调整好策略、把握消费需求、并加强与消费者的
沟通和互动,造成市场应对越来越被动。
三、服务业创新不足
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我国服务业缺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方面:一是发展观念亟待转变。服务业企业家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缺乏抢占新市场、发现新商
机、拓展新市场的思路和能力。二是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配套服
务业的需求趋向高端和专业,但由于受路径依赖与产业锁定效应影响,我国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
性服务业发展不足,行业整体产业链格局需进一步有效提升。三是生活性服务业创新方式需继续拓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0
展。针对不同收入的消费人群,服务市场的细分和创新不足。除高端现代服务业在长春市高度集中
发展的趋势特征外,其他地区也需依据地方特色和优势,相应的发展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新型服务
需求,如健康服务业、电子商务、养老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
四、市场竞争激烈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经济下行带来的市场容量萎缩,
进一步加剧了品牌之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渠道战、促销战在不断升级,导致营销费用不断增
加,最终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五、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电商虚假促销;电信行业“先斩后奏”擅自调套餐;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差……在 2019年 03
月召开的“3·15”中国质量诚信品牌论坛上,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质量诚
信产品与服务质量明查暗访情况》,家电、保险、汽配、网约车、电商等 10个行业质量诚信承诺问
题较为突出。
家电行业
售后服务质量猫腻多
售后服务质量猫腻多,夸大问题、模糊收费标准、小病大治等乱象凸显。小家电产品售后维修
难、维修网点难找、服务滞后,个别品牌三包期内不能履行服务承诺,找各种理由拒绝提供及时上
门维修服务。
保险行业
消费者合理诉求难满足
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消费者合理诉求难满足。 车险定损员伪造事故现场,骗取保
费。保险霸王条款内容冗长、深奥。服务质量诚信欠缺,如只换不修、小修变大修等。个别从业人
员为业绩进行误导宣传,夸大保险功能。
检验检测行业
数据弄虚作假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1
个别城市机动车检验检测行业对代办揽客的“车串串”“兔子”等打击力度不够。检验检测行
业诚信意识薄弱,存在检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不实宣传等现象。检验检测门槛低,市场存在
“小、散、乱、弱”问题。
汽车及配件行业
零部件领域标准缺失
汽车维修“未能一次修复”比率为 %,小病大修、以旧充新,零部件领域标准缺失,汽配
市场小、杂、乱。新能源汽车不能及时维修,缺少较熟练的维修人员;故障率升高,表现在电池性
能衰减、续驶里程缩短、三电系统故障等;现有的三包规定还未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其中。汽车零部
件检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失。个别 4S店以优惠价格为由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高端车辆要求
买指定维修险。
旅游行业
强制消费问题突出
强制消费问题突出,存在欺客、宰客现象。一些不合理的低价旅游团,通过低价吸引游客,购
物时长超过逛景点时长,导游变相强迫购物消费。住宿谈好的豪华宾馆,最后告知是“准”四星、
“准”三星。服务缩水,如减少就餐次数,往往以给游客半天或一天自由活动时间为由,就餐自
理。景点缩水,所谓的五日游、七日游,掐头去尾,真正游的时间只有三五天。个别游客中心存在
拉客现象,监督投诉电话公示密度不够。
网约车行业
准入机制存安全隐患
服务平台诚信缺失,缺少相关的法规及有效的社会监督。平台在安全措施和准入机制上存在安
全隐患。网约车计价不透明,爽约车乱象突出。
电信行业
擅自调高套餐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2
个别电信运营商存在夸大宣传,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先斩后奏”擅自调高套餐。运营商与互
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大量的不限流量卡,推行自动续约,没有提醒;特价套餐有陷阱,一般三个月
或半年有优惠,优惠完则自动恢复原价,不提醒消费者。
电商行业
电商+直播平台高仿货泛滥
电商+直播平台高仿货泛滥,涉嫌假冒伪劣等可疑产品的销售,产品多为大牌化妆品、衣服、
鞋子、面膜、手机等,作为新消费领域,因存在监管盲区,消费者合法权益很难保障。个别电商平
台已成为部分厂商售卖山寨产品、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的通道。
手机行业
维修价格高昂
维修价格高昂,特别是手机屏,维修价格达到手机原价。不严格履行三包规定,符合退货条件
的不给退货或维修时间过长,多次维修仍不能排除故障。维修点对“三包”期内的手机,以种种理
由推卸责任。
网络上假冒特约手机维修网点猖獗,维修过程中存在恶意损毁零件、夸大损坏程度、收取昂贵
费用、更换电池等配件不使用原厂配件等现象。人脸识别存在安全漏洞。备用机难落实,部分品牌
告知国家没有对备用机的规定或不清楚。
家装行业
售后服务无保障
规模小,从业门槛低,鱼龙混杂,售后服务无保障,“低价全包”变身“加价全包”。合同使用
模糊表述,利用消费者不清楚装修材料和工艺,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施工半途加价成
潜规则,如谈好的一口价施工全包,半途突然要求加价,或先有意删减部分项目,过程中再找各种
理由增加费用。
六、部分消费性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3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医疗、养老、体育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供给不足。以养老服务为
例,2016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为 张,为国际标准的一半左右。再如体育产业,体
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育赛事服务体系不健全、职业体育与社会联系不紧密,难以满足居民对体
育服务的需求。另外,一些领域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低端化、同质化的服务供给过剩,
但高品质、特色化服务供给则相对短缺,与居民需求不适应,致使很多消费需求流失到境外。
2009—2017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由 亿美元快速扩大到 亿美元。
七、消费性服务业供给存在结构性不平衡
部分消费性服务行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优势
仍有待形成。一些行业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例如,2016年,国有控股投资在“教育行业”“卫生
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占比分别为
%、%、%、%,都超过了整个服务业的平均水平。
八、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且国际竞争力较弱
2016年,我国消费性服务业主要行业的外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 亿元,在服务业城
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占比不足 1%。同时,我国部分消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2009—2017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占全部服务贸易逆差额的比重由 2009年的 %迅速提高到
2017年的 %。我国旅游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由 2005年的 下降到 2017年的.
第二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同时,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压力和挑战。一是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
期,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服务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区域竞争
日趋激烈。各省纷纷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位置,市场、资本、人才、技术等领域的竞争
压力加大。三是内部制约亟待破解。行业和部门条块分割依然存在,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
善。创新能力、高端人才、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服务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制造业服务化步
伐较慢,城镇化率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释放。
一、发展环境尚需完善
一是政策效用不强。自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
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其发展,但政策效能没有充分激发,实施效果不显著。服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4
务业发展的立项、用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创新不够,相较发达地区仍缺乏吸引力和含金
量。二是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严格,行业垄断现象依然存在,金
融保险、社会公用事业、信息媒体等行业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各行业“非禁即入”政策执行效果
不理想。而且部分行业仍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割的现象。三是市场环境不优化。市场发育不充
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行业混乱的情况屡禁不止。行业协会发展成熟程度不够,家庭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新兴服务行业标准需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亟
待提高。
二、要素供给不充分
人才和资金是服务业发展的两大支撑要素。人才短缺一直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各地各行业都表现出中高端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状态,尤其是从事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研发、电子商
务模式创新等高技术人才以及精通国际规则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高级管理人才一直匮乏。而
且省内人才基本集中在长春、吉林两市,各地区间流动性较小。同时,由于我国的发展环境相对发
达城市较差,导致软件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不同领域存在人才流失现象。而金
融资源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撑要素作用发挥不足。我国服务业多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
的特点,融资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金融服务模式相对落后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行业人才、资本、基础设施保障不足
总体上看,我国零售、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提高服务质量
有一定影响。同时,多数消费性服务业融资能力有限,特别是资本市场在支持融资、发债以及知识
产权抵押等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此外,与零售、旅游、文化娱乐、教
育医疗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整体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不同行业基础设施之间的融合联通
性不强,城市商务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与主要商业网点、商圈建设的脱节现象较为普遍。
四、转型有待系统变革
目前,消费转型更多体现在对消费体验方面的关注,如购物环境、商品陈列、空间规划,或是
业态上的跨界,如超市+餐饮,超市+3C,超市+娱乐休闲,这种业态升级迎合了消费升级下的部分
新需求,也是创新的具体体现,但简单的业态组合或业态细分或聚焦,不能解决行业遭遇困境的根
源问题。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只是进行空间改造,引入各种体验业态,社交性场景,标配化地增加
服务,未必一定能够很好的实现引流效果,带来整体项目业绩提升。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5
第三节 2019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一、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供给不足
(1)从供给总量上看,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仍主要存在
于工业企业内部,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低,与制造业和农业联动发展不足,对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
聚集能力不强。特别是研发服务能力不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到
1%,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一般在 %以上。同时,家政、养老、体育和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
也存在总量供给不足问题。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有 40%的城镇家庭约 1亿户有家政服务需求,而
目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仅为 2000多万人,供给缺口巨大。
(2)从供给质量看,一方面,健康、养老和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层次偏低,部分服务产品
有效供给不足。如健康服务方面,2015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分别为 名和 名,
远低于 OECD国家平均 名和 名的水平,健康体检、康复护理和养生保健等服务供给短缺,
挂号难、住院难等现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旅游、零售、餐饮和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服务质量不
高,存在服务不规范、缺乏信誉等问题,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服务消费能力释放。
(二)非市场化问题
非市场化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餐饮、零售等部分服务业外,我国
许多服务业领域还存在制约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服务业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和
活力,效率低下。
(1)行业垄断。许多服务业领域进入壁垒高,存在进入管制(如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和价格管
制。如银行、保险等行业,牌照资质的事前审批限制了民间资本进入,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
业的积极性较低。在对外资市场准入方面,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受到持股比例限制、开设分行的限制
和数据要求、业务种类限制、许可程序与要求以及资本和流动性限制等业务和地域限制。
(2)服务内部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服务业由内部化向外部化转化的规律。由于我国多
数工业企业仍没有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生产性服务内部化问题比较严重。如服装
生产企业大多自带款式设计、面料研发和渠道销售等功能,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释放。尽管
近年来各地都在推动工业企业主副分离,鼓励工业企业将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外包,促进服务业专业
化发展,但由于企业间长期合作意识差,上下游供应链缺乏有效对接,服务业外部化进程还比较缓
慢[3]。以第三方物流为例,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比例不足 25%,远低于发达国家 70%的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6
水平。
(3)服务事业化。目前服务产业化发展存在体制制约,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机
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产业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没能得到彻底改变。另一方面,许
多原来属于公共事业的服务,如文化、医疗、体育和养老等产业和事业界定不清,民营资本进入仍
面临诸多限制,导致高质量、多样化和便利化的服务供给短缺。以养老服务业为例,由于养老服务
的“福利性事业”和“市场化产业”边界不清,政府没有明确“兜底”保障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标
准,致使各地较多关注养老服务“福利化”“公益性”,相对忽视“产业化”发展,重视机构养老、
轻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造成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大众化养老服务和中高端养老服
务需求。
(三)供给制度不完善
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完善,服务行业相关
立法建设滞后,尤其在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缺乏有力的规范,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水平的提升。
(1)在法律法规方面,现行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缺乏规
划和规范。许多电商企业主要以采取低价竞争为核心手段,刷单现象严重,亟待立法规范。
(2)在行业标准方面,与商品标准相比,我国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新兴服务业、知识密集
型服务业标准短缺。现行部分标准内容简单、未及时进行修订,已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同
时,现行服务业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企业应用标准化的水平较低,对企业约
束性不够,标准推行力度受到较大影响。
(3)在市场秩序方面,一方面,由于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行业普遍缺乏诚信,乱收
费、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轻诺寡信和霸王条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妨碍了服务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业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监
管存在“短板”,制约了服务业质量的提升。
(四)人才供给缺乏
目前,不仅一些新兴服务业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而且一些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快递、餐饮、家政和养老等服务行业也面临招工难问题。如在养老服务行
业,全国取得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仅有 2万多人,大多数养老护理员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
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单一,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有较大差距。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7
(五)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我国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整体相对较
低,部分行业或领域的消费者满意度不高。据调查,2004—2016年,服务业万人投诉量从 件
上升至 件。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服务类投诉达到 万件,占总投诉量的
%,占比相对于 2016年上升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文化、娱
乐、体育服务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列。
(六)亟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存在部分行业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相对较低、结构性不平衡、保障
相对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且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应重点通过“增供给、提质量、促改革、
扩开放、优环境”,推进消费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
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
利于实现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有利于培育和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扩大国际
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一)部分行业准入限制较多
当前,教育、医疗、育幼、养老、文化行业的准入限制相对较多,特别是对外资的进入限制更
多也更为严格。行业的行政垄断和地域保护也比较突出,涉及的前置审批、核准、认证项目较多,
执行层面变相设置的不合理规定现象也比较普遍。同时,消费性服务业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
业注销制度也较为繁琐。此外,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关的行政审批时间过长、行政审批透明度和审批
方式信息化程度较低,与实践中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快速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行业监管理念及体制机制滞后
部分行业的监管归属不明晰,政府监管部门职能交叉且监管协调困难。例如,便利店快餐和配
餐食品经营领域,工商、食药监、环保等部门监管权责不清且不同地区监管标准和执行尺度不统
一;民宿客栈、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在工商注册、消防监管、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归属不明确。行
业监管方面重审批、轻监管,过分强调事前审批和“以审代管”,部门监管有效协调不足,“救火
式”监管方式依然较为普遍。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8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一些法律法规不适应消费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配套法规
不完善、相关法律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同时,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法律缺失情况较为突出。例
如,在规范线上线下企业公平竞争、消除互联网领域市场垄断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的立法和跨区域
执法依据;在网约车、短租民宿等共享经济领域,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适用条款。
(四)配套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消费性服务业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税制设计与行业发展不
相适应。以产值、税收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缺少对小微企业特别是轻资产服务企业的有效引导和
扶持。同时,配套制度落实不到位制约了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及相关消费性服务业
的发展,有赖于带薪休假、弹性作息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又如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的发展,需要
学校和文化部门所管理的公共场馆和场地对社会的开放等。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49
第四章 发展环境: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
PEST 环境分析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其对商品的消费水平,还对服务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服务消
费者有很强的收入弹性,它高于对有形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人均收入水平高,服务性消费占总消
费投资的份额比例就会更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总量的提高受到限制,会明显抑制消费结
构的升级,从而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市场化程度
全国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本土市场服务项目进入受到垄断项目的影
响,较高的准入门槛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资金来源产生消极影响。投资主体的不平等待遇将民营资
本排除在现代服务业行业之外,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服务价格体系,不利于企业之间良性竞争体系
的形成和建立,严重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对区域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有
着重要影响。从现代服务业的整体规模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关系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
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杠杆因素。
(四)政府投资水平
政府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主要通过从投资结构水平和投资总量两个方面来实现,只有政府在
财政投资上的鼎力支持,才能有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对促进现代
服务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另外,投资也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明显影响。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0
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从服务业内部组成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比,前者所占有的份额比较大,这种
不协调的产业内部结构,将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相对于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更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达不
到要求,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从根本上阻碍了有高质量人才需求和供应的现代服务业水平的增长,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必然严重失衡。响
(三)现代服务业投资
在反映社会资本和政府支持服务行业发展的经济形态中,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有效影响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及产业中以服务为主体的资源分配。历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服
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减少与固定资产投资幅度下降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节 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7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约 40%,正处于消费需求快速升级的重要阶段。加
快消费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和幸福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性服务
业的品质和效率,有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需要,有利于更充分地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有利于实现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服务业是突出短板,其中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消费性服务业。我国
消费性服务业的供给质量、效率较低,动力仍然没有实现转换。因此,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有利
于实现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1
三、有利于培育和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着力形成消费引领、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方式,培育和壮大经济新动能,是实现国民
经济稳中有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消费和服务业已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平稳增长的主要动能。
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到 GDP 的 %,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 %。消费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其创新发展,发挥其兼具消费和服务业的双重特征和双重作用,对于
扩大消费和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越来越依赖于软实力。旅游、教育、
文化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展示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最好方式。但
是,当前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低,旅游、电影、教育等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因
此,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一、2019 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2018年年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讲堂 102期嘉宾)主编的一年一度
的黄皮书发行——《2019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今刊发讲堂编辑的该所副主任姚枝仲撰写的
《2018-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文部分。
该文提出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全
球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低位,充分就业状况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使各国通货膨胀率有所提高。同
时,世界经济还表现出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低迷、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提高和金融
市场出现动荡等特征。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
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
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 %。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姚枝仲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2
美国经济将下行,预测降至 %,股市有泡沫,加息长周期入尾
2018年世界经济中除美国等少数国家还在强劲增长之外,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均已经
开始下行。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有可能再一次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率回升;如果美国经济近
期内出现增速下行,则世界经济有可能陷入新一轮衰退。因此,美国经济走势对 2019年世界经济
具有重大影响。
美国 GDP季度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 9个季度不断上升。2016年 2季度的增长率为 %,至
2018年 3季度已达 % 。从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景气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仍然非常
强劲。但是,美国也已经出现繁荣到顶迹象。首先,美国失业率已经处于最低水平,劳动力已经被
充分利用,工资已经开始上涨,且工资上涨幅度超过物价上涨幅度,企业盈利空间下降。其次,对
美国经济状况高度敏感且具有一定先导性的私人投资实际增长率,从 2018年 1季度的 %下降到
了 2季度的 %。再有,美国股市泡沫破裂风险加大。美国股票市场价格开始出现高位回落迹
象。2018年 9月,美国三大股指均创新高,但在 10月初以来均同步连续下挫。一般来说,微调型
的货币政策能够延长繁荣时间,防止经济出现快速过热和过热后的硬着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加息
周期是 3年,即连续加息 3年后经济会出现回落。这一轮加息周期是从 2015年 12月开始的,到
2018年 12月就是 3年。加息周期的结束将伴随着经济增长再一次明显下行。美联储预测联邦基金
利率的长期值应该为 %,离目前 %的政策利率还有 个百分点的差距。再有 1至 2次加息
就能达到长期值。可见,从加息节奏上看,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下行的时间不会太远。
国际组织纷纷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在 2019年会出现下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 GDP增长
率将 2018年的 %下降至 2019年的 %;世界银行预计美国 GDP增长率将 2018年的 %下降
至 2019年的 %;经合组织预计美国 GDP增长率将从 2018年的 %下降至 2019年的 %。美
联储也预计美国 GDP增长率将从 2018年的 %下降至 2019年的 %。
金融市场动荡或个案发生,或三者叠加爆发,土、阿出现货币危机
当前的世界经济面临三大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一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引起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
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和货币危机,二是高债务国家出现债务违约风险甚至债务危机,三是美国实体
经济增速下行或者进入衰退引起其资产价格暴跌并向其他国家传染。这三类危机可能以个案的方式
发生,但也有可能在一系列国家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三类风险叠加造成大面积深
度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冲击。
美联储加息缩表引起的资本回流和美元升值,已经使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国发生了货币危机。土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3
耳其经济在 2018年年初本来处于高速增长状态,1季度 GDP同比增长 %。土耳其货币里拉从 3
月开始持续贬值,并在 5月份和 8月份出现两次大幅度贬值。货币大幅度贬值破坏了土耳其国内的
经济秩序,其生产活跃程度大幅度下挫,2季度 GDP同比增长率回落至 %。同时,其物价水平迅
速攀升。土耳其央行从 6月开始采取大幅度加息的办法来应对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2018年 6月
1日,土耳其央行将隔夜借款利率从 %一次性提高到 15%,6月 8月再一次提高到 %,9
月 14日进一步提高到 %。过高的利率引起土耳其经济发生过度收缩。阿根廷也出现了货币危
机引起经济严重收缩的情况,2018年 2季度其 GDP季度同比甚至出现 %的负增长。2018年土耳
其和阿根廷的货币危机和经济恶化并没有传染到其他国家。未来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和缩表的可能性
很大,这将引起资本进一步回流美国和美元进一步升值,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
性在加大。对于那些具有经常账户逆差的国家,在资本流入减少而资本流出增加的情况下,很容易
出现一个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引发类似国家同样发生货币大幅度贬值的现象,这种传染效应可能导
致大面积的货币危机和经济衰退。
全球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已经困扰世界经济多年,再一次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美国股市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危机引爆点。美国股市从 2009年以来持续牛市,股票市值从
2008年的 11万亿美元上升到 2018年的 40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以前股市最繁荣的 2007年,
其市值最高也没有超过 19万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在 2000年股市最繁荣的时候达到 5000点左
右,在 2007年股市又一个繁荣顶点时仅达到 2800点左右,而在 2018年已经超过 8000点。美国股
市泡沫风险已经开始显现,2018年 10月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均已明显下跌。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和
缩表,以及美国实体经济下行产生的预期恶化,使美国股市未来仍将有较大下跌风险。如果美国股
市价格暴跌并引发其他国家股价同步暴跌,则世界经济将再一次面临较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
应对下一轮衰退的政策空间各国均不如 10年前,国际政策亦非优选项
如果世界经济进入下一轮衰退,各主要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空间不如 10年以
前。这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方面都有体现。
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前的联邦基金利率是 %,从 2007年 9月开始,美联储在 15个月的时间
内将利率降至 %,其降息空间高达 5个百分点。而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仅有 %,即使再有一
两次加息之后美国经济才开始下行,估计也只有 3个百分点左右的降息空间。英格兰银行目前的政
策利率仅有 %,降息空间不足 1个百分点。而欧洲中央、日本央行目前还是实行负利率的货币
政策。如果近期出现经济衰退,则意味着这两个经济体还没有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又需要实行新一
轮宽松政策。此时,欧洲中央和日本央行完全没有降息空间。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4
当然,在基准利率降息空间有限或者没有降息空间的情况下,各央行还是可以继续使用量化宽
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产生效果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降低长期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然而,当
前美国和日本的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 %和 %左右,欧元区 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为 %左
右,长期利率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也有限。另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再一次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膨
胀,使央行成为政府或者重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提供者,从而扭曲金融资源的配置,降低金融体系在
资金融通和金融中介方面的作用。欧洲已经明确规定欧央行持有的债券余额不能超过债券发行者债
务余额的 33%。量化宽松的空间也是受到限制的。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债务没有明显下降,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债务均比危机以前高。其
中,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政府债务余额与 GDP之比从 2007年的 %上升到了 2018年的 %,新
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政府债务余额与 GDP之比也从 2007年 %上升到了 2018年 %。各国财政
扩张的能力受到高债务规模的制约,尤其是欧盟国家。欧盟国家普遍面临降低政府债务规模的压
力,很难再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
日本似乎有点例外。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与 GDP之比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日本还在继续提高政
府债务水平。日本政府的债务依然可持续性,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其政府债券的持有人主要是
国内主体,因而不容易发生外债危机以及引发的货币危机,二是日本央行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日
本央行持有的国债资产占日本政府债务余额的 40%以上,这也导致日本央行资产总额已经超过日本
GDP的 100%。这种由央行直接向政府透支的融资方式是否可持续以及会带来什么后果,已经引起疑
问。
另外,在国际政策协调方面,当前的国际格局也不如 10年以前那么有利。世界上最大的经济
体美国宣称要实行“美国优先”的政策,国际政策协调不是其优先政策选项。危机催生的 G20首脑
会议机制,目前也难以发挥其在全球宏观政策协调上的作用。
美国发起的全球贸易战,降低了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或重置经济规则
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美国从 2018年 3月开始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7月
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9月进一步升级,未来还将继续升级;2019年年初还可能会发动汽车贸易
战。美国受影响的进口商品价值将达到 8000亿美元左右,约占其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受贸易报
复影响的出口商品价值将达到 3500亿美元左右,约占其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如果贸易战进一步
升级,受影响的国际贸易还会更多。中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已出现出口增速回落迹象。
世贸组织已于 2018年 9月 27日将 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速预期由 %调低至 %,同时也
将 2019年增速预期进一步调低至 %。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5
贸易战打破了世贸组织营造的安全和可预期的贸易环境,给国际商业活动带来不稳定因素,降
低了投资信心。美国发起的这一次贸易冲突还通过提高关税和原产地标准,阻碍中间品贸易发展,
从而阻碍国际分工扩展和全球生产率的提升,这将对世界经济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贸易战可能演变为全球经济规则的重新设定,也可能演变为金融冲突、政治与军事冲突等,如
果是后者,世界经济将受到灾难性的影响。不管中美之间,还是美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达
成终止增加关税的协议都需要经过艰难的谈判和妥协,未来的演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美墨加协议、美国外国投资法均有排他性
当前逆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美国单边主义贸易措施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上。
由于制度安排具有长期影响,因此其对全球化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一个重要的逆全球化的制度安排是美国在 2018年 8月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
该法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名义,赋予了美国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更大的权力去阻止外国对美国
的投资,以及美国对国外的技术出口。该法一方面扩大了受管制技术的范围,将新兴技术与基础技
术纳入技术管制清单,另一方面要求相关投资者向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强制申报接受审查。这一制
度将阻碍外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如果欧洲和日本模仿美国建立类似的技术管
制和投资审查制度,企业的跨国投资和技术合作活动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另一个重要的逆全球化的制度安排是 2018年 9月 30日达成的美墨加协议。美墨加协议包含不
利于跨国配置价值链的规定。该协议用提高原产地标准的办法来限制生产外包和跨国组织生产活
动。过高的原产地标准不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价值链。协议生效后,美墨加区域外企业将更难
以在区域内任何一个国家组装进口中间品再出口到另外两个国家。如果高标准的原产地要求推广到
其他贸易协定中,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将受到制约。美墨加协议中还出现了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排
他性规定。在一个自贸协定阻止协议方与第三方签订协议的条款也是不利于全球化的。这种排他性
条款的蔓延将导致全球体系的分裂和世界经济的动荡。
2019年世界经济预计与 2018年持平,IMF预测中国为 %
2018年 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9年按 PPP计算的世界 GDP增长率为 %。其中发
达经济体 GDP整体增长 %,美国增长 %,欧元区增长 %,日本增长 %,其它发达经济体
增长 %;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 GDP整体增长 %,中国增长 %,印度增长 %,俄罗斯
增长 %,巴西增长 %,南非增长 %。新兴与发展中亚洲经济体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
区,GDP增长率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测,按市场汇率计算,2018年世界 GDP增长率为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6
%。总体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201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 2018年持平。
其他国际组织预测 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 2018年基本一致。世界银行预测 2019年按 PPP计
算的世界 GDP增长率为 %,比 2018年持平;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 GDP增长率为 %,比
2017年下降 个百分点。经合组织预测 2019年按 PPP计算的世界 GDP增长率为 %,上 2018
年提高 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按 PPP计算的增长率约为 %,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约为
%。我们的预测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预测。较低的预测主要反映了我们对美
国经济下行风险、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应对衰退的政策空间受限、贸易战的影响以及逆全球化趋势
等问题的担忧。
另外,我们预计 2019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比 2018年略有下降,全年原油平均价格将处于 60美
元/桶以下。
二、2019 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
境,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迎难而上?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
认为,既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看到时代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深刻把握
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把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促消费积极因素加快累积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尽管 2019年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消费增长
的积极因素仍然很多。
消费结构升级将会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消费
与服务消费双轮驱动,服务消费增速和占比逐步提高。2018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医
疗保健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和 %,已经远远超过衣着类消费占比 %的水
平,这表明人们在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消费利好政策更多。2018年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3年行动方案相关举措将在 2019年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7
落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当前消费者担心的食品安全、售后服务保障等问题出台了系统的支持
政策,使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明显减少。特别是在收入方面,2019年 1月 1日实行个人所得税专项
附加扣除政策,将进一步增强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积
极扩大进口政策成果落地,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更加匹配,消费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
势。
此外,5G网络应用将会带动信息消费新一轮增长。2019年 5G网络应用的时间表已经确定,这
将会从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等多个方面带动消费增长。
区域协调发展将更加有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中
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东部率先发展,要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上先行先试,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构建全面
开放新格局,特别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更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要瞄准短板领域谋
划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出台一些分类实施的差别化政策,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不落
伍、不掉队。东北全面振兴,要继续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并争取通过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和优化营商环境,增添内生活力和动力。中部崛起,要进一步挖掘、培育和壮大比较优势特别是特
色优势,承接好东部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还是要进一步提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效率和质量,探索人口经济密
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新路径;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将“共抓大保护”形成一套比较持续稳定可
行的体制机制和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进一步探索不同关税区如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
机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仅有利于拉动整个长江
经济带发展,更主要的是为未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探索有益的路径和模式。
把握机遇全方位对外开放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全方位开放作为 2019
年要抓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这表明外部环境越是动荡不定,我们就越要坚定对外开放的决心,用
自主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调整变化,各种政治、外交、经济、安全利益相
互交织博弈,国际社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变革的努力注定漫长而艰辛。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的,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重大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8
机遇。在大变局的时代,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风险与挑战也将随之而来。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看,2019年有以下 5个方面的对外开放举措值得期待。一是
制度型开放举措。如何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港等开放平台推进制度型开放值得期待。二是放
宽市场准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精简,以及保护外商投资知识产权,更多领域实行外商
独资等将有更大突破。三是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包括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等。四是“一带一
路”国际合作将迎来新的起点和机遇。五是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将有中国主张。
制造业主战场地位不可动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2019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说明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
不可动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
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2019年,制造业将加速向高质量阶段迈进,具有代表性、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会逐步形
成,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要与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推动制造业制
造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转变。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与制造
技术相互促进,带动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动能升级与新动能培育相辅相成。
随着制造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更加凸显,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和外资流
入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精尖产业仍将是投资热点领域,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进。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将继续稳步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凸显,无效、低效产能
将加速退出市场,高端供给能力逐步提升,高品质产品和品牌供给将得到加强。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提质增效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实
现乡村振兴第一个阶段性目标的起步之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加快深化体制机制改
革,构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要加快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步伐,落实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
策,盘活农地、农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各类荒山荒坡,为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农业农村创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59
造条件,推动各类要素优化配置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放开农产品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业
结构调整。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增强微观主体发展活力。完善各项扶持政策,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
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切实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实现小
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需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有形的物质建设和发展,但最为根本的是农民由传统向
现代的转变。2019年,应更加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经
济意识。同时,各项政策应向相对落后的区域、主体和领域倾斜,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内部发展不均
衡不充分的问题,并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真正让农民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微观主体活力要抓两个关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俏彬: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
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努力通过改革,释放微
观主体活力至关重要。
要释放微观主体活力首先要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经济体制改
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让给市场和企业。为此,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做好放、管、服工作,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要管好管到位。
要释放微观主体活力,抓准那些“少数”“关键”领域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重
点要“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包括国资国企改革、行政审批改革、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 4个
方面。改革经验告诉我们,这 4个方面都是关系到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重
大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实施整体改革的主要抓手,同时也是前一个时期工作中问题凸显的领域。
因此,这一提法可谓切中要害,抓住要害,有利于将改革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起来,为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守住民生底线共享改革成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制度、守住底
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0
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当前,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
2019年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要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以确保经济发展
朝着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前行。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稳就业摆在突
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同时,要对已有保持就业稳定的政策措施总结梳理,根据新形势改革
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还要更加注重解决劳动者就业质量问题,提供更好
的就业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全
国统筹。目前,省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近年来,社会保障无论是覆盖
面还是保障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是,社保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逐步加快推进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同时,也要加快推进包括二三支柱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对平庸者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但对于睿智者,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整个经济从总量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的过程中,整个国家的生态都在分化,都在向核心集
中。
核心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要遵循经济规律、产业规律。中国人均 GDP水平到了
8600美元,进入了一个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升级有很多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
的努力方向。对于未来的产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企业经营的方向,也是投资的方向。
核心的技术。2018年是核心技术元年。中兴通讯的事件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要大力发展核心
技术。我们的高铁虽然先进,但依然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技术元器件、零配件。我们在一些领域确
实缺少核心技术,芯片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这促使我们去反思,到底应该走一个什么路。
核心的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出现了分化。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领域,企业出
现头部化,开始出现了“强者恒强、胜者全得”的特点。
核心的企业家。中国过去四十年出现了四代企业家——84派、92派、99派和 15派。84派和
92派处于市场化的前期和初期,基本是突破体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模式并不复杂,关键是
抓住了从 0到 1的先机。99派主要是吃了中国经济从 1到 100过程中的红利,城镇化、全球化、
工业化、信息化,风口遍地是,抓住一个就可以成王。最近 15派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企业,移
动互联网的崛起提供技术动力,金融体系的扩张和转型提供资金动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家在
新金融、新技术的孕育之下诞生,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泡沫的退潮,也会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1
浑水摸鱼的创业者会被淘汰,市场养不起,而真正的核心创业家会涌现出来。
核心的城市和区域。先说城市,中国最发达的是一线城市,动态来看,中国最有增长潜力的是
一批“新一线城市”,比如杭州、成都等等,他们的发展速度很快。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互联网
的发展,二是高铁和航空的发展,郑州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些地方都是集全省之力发展这一个城
市。所以,“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对传统的一线城市压力是非常大的,北上深应该有紧迫感,广
州已经落后了。未来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市场化程度越
高,政商关系越清楚简单的地方,它的后劲更强。西北和东北几个省份,如果不痛下决心推动新旧
动能转换,差距会被越拉越,这对于我们投资布局、产业布局其实是具有指向性意义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分化和集中的历史进程中,核心的资产、核心的要
素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投机的泡沫终将被历史淘汰。
中国过去这四十年运气还不错,我相信接下来的四十年我们也有理由乐观:
第一,我们有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均 GDP从 8000美元到 2万美元,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
靠拢,都将带来史诗级的消费升级。
第二,我们有最好的产业基础,世界工厂的历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键看我们怎么利用。还
是那句话,对平庸者,这是最坏的时代,但对睿智者,这是最好的时代。
管清友 | 作者
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ID:RuShiYanJiu )
四、经济加速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
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服务业对稳增长、扩就业、调结构、促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当前,我
国人均 GDP跨过 5000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 50%,步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必然选择。“
第四节 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2
从过去 15 年我国经济走势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及城镇化率的变迁是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
的核心变量,不仅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要素从供给侧决定了经济潜在增速,也是需求的主要来源。
人口红利可以理解为由于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供给,打破资本边际效益递减的限制,使得资本利
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充分享受人口红利,
GDP实际增速在 2003-2011年间保持年均 %的较高水平。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
级,第一产业占比回落,第二和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在全球产
业链中占据加工贸易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2000-2008年,净出口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
驱动力之一。
图表:2003-2010 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波动上行,经济享受人口红利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3
图表: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从需求侧来看,人口的城镇化可以有效拉动内需,不仅直接带动居民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需
求,也通过增加对住房的需求带动地产投资的增长,同时由于对公共设置的增量需求,促进基础设
施建设投资的增长。
然而,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使得我国经济增速逐渐下台阶
2011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进入趋势性下行通道,老年人口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均出现了向
上的拐点,这标志着我国人口红利进入衰减期,此后 GDP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双双波动下行。
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渐走弱,农民工工资逐年攀升,“用工荒”频繁出现,我国加工贸易优势正在
逐步被印度、东南亚等仍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挤占,金融危机后,净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
动作用也明显减弱。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4
图表:2011 年后人口红利进入衰减期,我国经济波动下行
过去十五年我国迎来人口红利拐点,少子化、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是近年来
我国人口及劳动力市场的最大边际变化。我国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自 2011年出现拐点。
2011年,随着人口抚养比的拐头向上,人口结构对于资本报酬递减的抑制作用减弱,资本报酬递
减的现象出现,从而人口红利进入衰减期。20世纪初以来支撑经济飞速发展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
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行,抚养压力的加大使得我国经济渐失劳动力优
势。
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岁以上
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达到 10%、20%、30%,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达到 7%、
14%、21%,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分别进入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办,我
国自 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17年我国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65岁及以上人口
占比达到 %,目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对照发达国家人口数据,当前我国 %的老年人口
占比相当于 1977年的美国(%)、1985年的日本(%)、1970年的意大利(%)。不过
上述国家在对应年代的老龄化速度均不及当下的我国。
图表:2017 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5
人口老龄化对潜在产出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一般会通过劳动供给、资本积累以及全
要素生产率三个方面对潜在产出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劳动力年龄结
构的逐渐老化。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在降低储蓄率的同时,会因为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而导致资本
的边际产出下降,预期回报率减少,投资率随之下降,进而导致资本存量增长率不断降低,直到与
相对稀缺的劳动力相适应。这两点都会给资本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创新
能力的降低,进而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我国目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年龄结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可控,在这个阶段,二次人口
红利的出现,即高年龄工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将对 GDP的下行压力形成缓冲,但是随着我国逐步进
入中度和重度老龄化社会,我们预计 GDP增速中枢的下行压力将逐渐显现。
2017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 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7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81347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比上年末提高 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
镇化率为 %,比上年末提高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1723万人,出生率为 ‰;死
亡人口 986万人,死亡率为 ‰;自然增长率为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亿人,
其中流动人口[5]亿人。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445元,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农村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0955元,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
图表:2013-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6
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2013-2017 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
来源:国家统计局,艾瑞咨询研究院绘制。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7
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根据世界银行国家收入分类标准,中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国家阶段,消费轻“量”重“质”,
品质化消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世界银行国家收入分类标准,中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国家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
长,我国人均 GNI不断提高,从 1987年的 320美元上升至 2016年的 8260美元,29年提升了 26
倍。与此同时,我国世界地位也在不断上升,1997年从低收入国家升级为中低收入国家,2010年
进一步升级为中高收入国家。人均 GNI全球排名由 1970年的 160位上升至 2016年的 71位。
以美国经验为例,人均 GDP的增加将显著提升享受型消费占比。我们把食品、衣着、家居用品
归为基本物质消费,把娱乐、金融保险、医疗、交通通讯归为享受型消费。从 1960至 2015年,美
国人均 GDP仍 3000美元上升至 56000美元,而基本物质消费占比仍 %下降至 %,而享受型
消费占比则由 %上升至 %。
国内消费结构也迎来重大变化,品质消费占比不断提升。通过对比 2012年与 2016年的消费结
构变化,以衣、食、住为代表的生活刚需性消费占比均略有下降,而以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
医疗保健和生活用品及服务为代表的品质消费占比均有所提升。
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长期困扰消费的问题仍然存在,包
括消费率低,城乡居民消费差别大,消费政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应该看到,我国居民消费具有
明显模仿型排浪式特征。而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温饱型消费逐步被富裕型、
享受型消费代替,消费结构进入了分化升级阶段。
(一)居民消费规模增长
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也呈现出了一些发
展特征。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的绝对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只有
311元,到 2015年已经达到 21392元,名义增长了约 69倍;在这短时期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
支出从 116元增长到 9223元,名义增长了将近 80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略微快于城镇
居民。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消费市场总规模的变化,1980年到 2015年增长
超过 126倍。这些都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的绝对规模与水平有了非常大发展。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8
(二)居民消费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在消费规模绝对增加的同时,居民消费率和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趋势性下降的状况。我国居民
消费率自 2000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2010年消费率跌至 %的历史新低,较 1978年下降了
个百分点。最近几年开始有所恢复,2013年居民消费率为 %,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其
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德、英、意、日等国居民消费率基本保持在 60%左
右,美国甚至超过 70%。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也是偏低的,比如金砖五国中
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的消费率基本在 55%-65%之间。
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也值得研究。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呈现趋势性下降,除去 1994-
1996,1999-2002年有过一点小波动外,其余年份都稳步下降,到 2013年已经下降到 。农村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这十一年间波动较大。1996-1999年迅速下降,跌入谷底,之后波动中回升,
到金融危机后再次出现大幅下跌,直到 2013年回升到 。理论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平均消
费倾向是具有下降的趋势。
(三)恩格尔系数变化较大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 2003-2005年和 2007-2009年城乡恩格尔系
数都出现了小幅度上升,之后继续平稳下降的趋势。199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 50%
以下,从温饱型生活水平转向小康型,而农村居民的这个转折点比城镇居民晚了 4年;2000年城
镇居民已经开始进入富裕型生活水平,而农村居民再次晚了 12年。因此,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
生活水平差距还是非常大,甚至出现了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
物质基础的进步为消费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消费品的丰富及多样化为消费需求的满
足提供了可能性。在物品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而且要不断追求消费的更
高境界和层次。追求消费的舒适与享受,追求消费带来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身份地位的认同感,已
经成为现阶段消费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与以前物质文化生活相对简单划一、物质短缺相比,当代居
民的消费选择空间大大增加,不同阶层由于个性特征、经济实力和收入水平不同,产生多样化的消
费需求,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用、文娱、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了更加丰富的要求。
(五)消费品质要求更高端
近几年来,我国高端消费异军突起。这主要有赖于我国超高净值人群和中产阶层的日益壮大。
截止 2014年底,中国 5亿资产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龄 51岁,20亿资产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龄 53岁,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69
60亿资产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龄 58岁。而纵观从 2008年到 2014年的《胡润百富榜》,富豪上榜人
数始终保持在 1000位以上;平均财富也由 3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64亿元人民币;百亿富豪人数由
50人扩大到 176人,显示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规模和人群数量都在持续提升。
同时,中产阶层日益壮大,年均收入在 50万以上的家庭数量持续增长。这批先富人群对高端
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推动力。高净值人群表达出对高品质消费的强大需求。中国人仍是
境外奢侈品消费的最大群体,比重占全球总体量超过一半。除奢侈品消费外,居民越来越显示出对
高品质日用消费品的青睐,日常家用产品正在人们出国购物的目标。跨境网购的爆发式增长正是这
种消费需求高品质化的表现。
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史诗般的人口大迁徙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
更替和霸权更迭。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更是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需求,引发了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荣
衰,美国东西海岸线城市群的繁荣映衬出东北部铁锈州的衰败,中国三大城市群崛起映衬出东北的
没落。是什么驱动了人口大迁徙?未来中国人口向何处?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经济-人口分布平衡。1)决定一个区域人口集聚的关键是该区域经济规
模及该城市与本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简单地讲,就是人随产业走。我们在 2016年借鉴提
出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作为人口迁移和集聚的基本分析框架,并通过 OECD和美日韩的相关数据
验证。在市场作用下,人口流动将使得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比值逐渐趋近 1。2)工业发展需
要集聚,所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大规模从乡村向城市集聚。服务业发展比工业更需要集聚,
所以在城市化中后期,人口主要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从低收入地区到高收入地区,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1)全球人口迁
移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在跨国层面,人口从中等、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迁移。即从东亚、南
亚、拉美、非洲、中东欧向北美、西欧、中东石油富国、澳大利亚等迁移。二是在城乡层面,随着
全球城市化进入中后期,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增长将从过去的齐增变为分化,人口从乡村和中小城市
向一二线大都市圈迁移,而中小城市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净迁出。2)美国人口迁移呈现两个特
点:一是在地区层面,从向传统工业主导的铁锈 8州集聚,到向能源、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主导
的西海岸、南海岸集聚。二是在城乡层面,人口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大都会区集聚。3)在日本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随着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在 1973年左右从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
屋圈“三极”集聚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聚。
中国人口大迁移: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1)跨省人口迁移:从改革开放前的向东北集聚,
到改革开放后的孔雀东南飞,再到 2010年以来部分回流中西部。2013年开始,东北三省人口先后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0
陷入负增长。2)从分线城市看,人口流动整体放缓,但向一二线城市和大都市圈集聚更为明显。
在全域层面,一线、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三线城市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但
与一般三四线城市明显不同,发达城市群的三四线城市人口仍稍有流入。2016年,一线、二线、
三线、四线城市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 、、、。在市辖区层面,一二三四线城市市辖
区人口增速均有所下滑,三四线城市市辖区总体仍保持人口流入,但集聚程度已比较微弱,特别是
四线城市市辖区;并且,发达地区三四线市辖区与其他城市无明显差别。3)在 2017年 19个地区
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估计 2011-2017年全国至少有 225个地区人口净流出,较 2001-2010年的 192
个明显上升,人口净流出地区的数量占比 %增至 %;而人口净流入地区数量从 166个降至
113个,表明人口在更加向少数地区、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
未来 2亿新增城镇人口去向何方?1)根据联合国预测,到 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约 70%,
对应城镇人口为 亿,比 2017年增加约 2亿;到 2047年城镇人口达峰值时将增加约 亿。
2)简单按当前趋势推算,未来 2亿新增城镇人口有约 50%、即 1亿人来自乡城迁移,其他则将是
自然增长和行政区划变动贡献。3)19大城市群以 1/4土地集聚 74%人口,创造 90%GDP,其中城镇
人口占比 77%。到 2030年 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 80%将分布在 19个城市群,约 60%将分布在长三
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中国未来有望形成长三
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成渝等 5个人口亿级城市群,10个以上 1000万级城市,12个
左右 2000万级大都市圈。
从都市圈常住人口看,中国现有上海、京津、济南、武汉、郑州、成都、杭州、广佛肇、深莞
惠、苏锡常等 10个 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南京、沈阳、宁波、长株
潭、西安、合肥、南昌、长吉、石家庄、哈尔滨等 13个 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其中,青岛
和重庆大都市圈人口已超过 1900万,厦漳泉都市区超过 1750万,预计青岛和重庆大都市圈人口未
来有望突破 2000万。2016年,上述 23个大都市圈土地面积 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常住
人口 亿,占比 %,城镇人口 亿,占比 41%;GDP合计 41万亿元,占比 %;经济-人
口比值为 。
注:以上内容来源:泽平宏观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熊柴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1
第五章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特征及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一、现代服务业的征
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新商业
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为基础的服务业。代表行业主要有金融保险、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科
研服务、文体娱乐、房地产及社区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主要依靠科技和人才等要素投入,具有新服务领域、新服务模式以及高技术含量、
高增值服务、高素质人力资源结构、高精神享受的“两新四高”时代特征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
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现代服务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现代服务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规律性。在前工业化时期,主要以住宿、餐
饮和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为主;在工业化时期,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
商贸流通、移动通信、交通运输等发展迅速,金融保险和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在工业化后期,同时
新兴的广告咨询、房地产、文体娱乐等产业发展较快,现代服务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呈现互动发
展的态势。在后工业化时期,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信息技术等成为主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三种形态
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密不可分,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有三种融合发展形
态。一是结合型融合。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一方面中间投入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员工培
训、管理咨询和销售等服务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间投入的制造业产品比重也越来越大。二
是绑定型融合。以科研、信息等产业为代表,如通信产品、家用电器、电脑与操作系统软件等绑定
使用,使消费者获得完整的功能体验。三是延伸型融合以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产业为代表,是指服
务业引致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二节 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消费性服务业是指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服务消费需求的行业。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性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2
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消费性服务业内部发展分化明显,线上供给方
式带动了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型中心城市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消费性服务业的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显著增加,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和素质
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消费性服务的需求规模、结构和品质等均将发生显著变化。与此
同时,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会对消费性服务业的供给方式、供给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未来,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将呈现出六大趋势:消费性服务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消费性服
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供给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供给方式将实现深度融合,空间集聚程
度进一步提高,双向开放新格局将逐步形成。
一、消费性服务业将进入持续较快发展阶段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人均 GDP的提高,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将持
续上升。2016年,我国人均 GDP已经跨越 11000国际元,预计在 2025年将达到 18053国际元⑥。
按照上述经验,未来我国服务消费支出增长将加快,为消费性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
础。
同时,按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城市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服务业加速发
展的阶段,特别是个人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已经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按照上述经验,人口的集聚、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
高,居民消费性服务需求将大幅增加,将会极大地促进消费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闲暇时间的增多,加之中等收入群体规
模的增加,也将有力地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二、消费性服务业供给结构调整加快
按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在人均 GDP达到 11000国际元左右时,上述经济
体均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其中,家庭在“衣、食、住”方面的消费支出基本保持稳
定,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方面的消费支出则快速增加(见图 7、图 8、图 9)。
相应地,消费性服务业供给结构出现快速调整。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3
图 7 日本人均 GDP和消费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
图 8 韩国人均 GDP和消费结构变化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4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局。
图 9 中国台湾地区人均 GDP和消费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我国人均 GDP已经跨越 11 000国际元,已经接近和迈入消费需求和消费性服务业升级的阶
段。按照上述国际经验,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将会显著带动消费性服
务业供给结构的调整,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和领域将实现快速发展。
三、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将不断提升
服务消费升级,一般表现为由同质化、生存型、功能型、单一性的服务消费需求向差异化、享
受型、品味型、综合性服务消费需求的演进过程。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测算,2015—2030年,
我国城市工作年龄人口将由 亿人扩大到 亿人,其消费规模将由 万亿美元扩大到
万亿美元,其人均消费额将从 4800美元增加到 万美元⑦。我国城市工作年龄人口的增加、消
费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将会带动提高消费需求层次和消费需求品质。上述消费升
级过程,将会引致消费性服务业供给层面的变革,提升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服务业
内部细分行业和领域融合,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服务系统集成,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推动消费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5
性服务业供给不断升级。
四、消费性服务线上线下供给将实现深度融合
服务的最大特点是消费过程与供给过程同时进行。服务供给的便利性与良好体验性,决定了消
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未来纯粹的互联网企业和纯粹的实体企业都很难获得持续增长,线上线下
供给方式的融合将成为消费服务业供给方式的重要趋势。一方面,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过程中将会继
续通过线上方式来提高服务供需的有效匹配,特别是通过深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
字技术,更加有效地了解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更加便捷地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服
务供需双方需要更多地通过线下面对面频繁的互动交流,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更好地
满足居民对服务消费的良好体验性要求。
五、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从发达经济体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当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阶段时,城市群成为城镇
化的主体空间形态,人口日益向城市群迁移,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消费
性服务业也日益向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成为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消费中心。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按照上述经验,消费性服务业将向城市群中心城市集
聚。同时,按照现在我国城市群的数量和所处发展阶段,未来全国将会形成 20个左右的城市群,
其核心城市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相应地也将成为区域消费中心。
六、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将形成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按照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体在向高收入发展阶段迈进,特别是成为全球
或世界中心后,消费性服务业国内外市场的联通性将不断加强,作为一国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
化、电影、旅游、教育等消费性服务业出口将迅速增加,国际消费城市崛起,逐渐成为引领全球消
费潮流的国际消费中心。
2010年,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下,我国对外投资与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度显著提高。按照上述国际经验,我国消费
性服务业国内外市场联通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发展中,一些具有比较优
势的消费性服务行业将会加大对外投资,中国因素的全球影响将会更加凸显,特别是作为国家软实
力重要体现的文化、电影、旅游、教育等服务出口将会不断增长。此外,在城市层面将会形成多个
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相应地会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的国
际消费城市,成为对外展示国家软实力、输出中国文化和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门户。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6
七、消费性服务新兴业态快速成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消费性服务业的广泛应用,我国消费性服务业新
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并高速成长。零售行业出现了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便捷的网络
购物服务。住宿行业涌现出小猪短租、途家网等在线住宿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房屋短租、租赁式
公寓、民宿客栈等非标准住宿服务。居民出行方面,出现了滴滴打车、摩拜单车等出行服务平台,
提供包括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无桩借还车等服务。餐饮行业出现了饿了吗、百度外卖等服
务平台,提供包括网络订餐、厨师上门等餐饮服务。在这些领域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
确立了市场和竞争优势,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
八、线上供给方式带动了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受益于数字技术以及“服务业+互联网”等商业模式的发展,线上供给方式在我国消费服务业
得到广泛应用。线上供给方式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便利服务的同时,显著地带动了服务类
网络消费支出的增加,也更大限度释放了服务消费增长的潜力。服务类网络消费支出比重从 2011
年的 %大幅攀升到 2016年 4月的 25%③,进而有力地拉动了餐饮、航旅、生活服务、教育等行
业发展(见表 2)。
表 2 2012—2016年我国网络消费拉动的不同行业增长率(%)
资料来源:蚂蚁金服研究院。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7
第三节 2019-2025 年我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十大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服务于农业、工业、贸易等各类服务业,如交通运输、物流、邮政快递、
批发零售、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关乎经
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对农业、工业、贸易的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从
发展阶段看,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有些发展得已经相对成熟,规模也很大。如交通运输、物流、批
发、零售、金融、商务等。但有些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信息服务、数据服务、科技服
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从近些年发展看,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很快,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城
市化推进。工业化深化了产业分工,许多生产企业将服务环节进行外包;市场化激发了市场活力。
资源与要素组合更富效率;信息化使得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加速了其连接生产、流通与生活的能
力,其纽带性作用更加明显;全球化使得跨国服务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对本土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很
强的外溢效应;城市化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加速城乡服务业一体化。
国内许多城市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占地区 GDP的比重较高。如上海重
视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国际航运、物流等,正在着力打造全球科创中心、国际金融中
心、国际航运中心。深圳重视信息服务产业、创意产业、物流产业、金融产业等。国内一些内陆城
市为了增强开放能力,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物流、信息服务,以增强自身连接世界与开放开发的能
力。国内许多城市与地区形成了一些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产业集群。
要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农业、工业、贸易等联动不
足。从成熟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成长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就交通运输与物流而言,
尽管我国交通运输、物流市场规模世界第一,但多数市场主体小散弱,市场秩序也不太规范,公路
货运过度竞争,铁路运输竞争不足等,国际快递、农产品物流、医药物流、航空物流、逆向物流等
相当薄弱。
展望未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因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产业结
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国际贸易继续扩大。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呈现十大趋势:一是
体系化;二是数字化;三是品质化;四是个性化;五是平台化;六是绿色化;七是国际化;八是集
中化;九是普惠化;十是跨界融合。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8
(一)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准入政策进行清理,破除行业垄断、进入门槛等隐形限制。完善生产性
服务业的融资、税收等相关政策体系,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落到实处。积极进行与生产性服务
业相关的人力资本税收政策创新。
(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政策
现有的服务业标准存在原则性过强,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细化。进一步研究以
公共支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例如以公共支出完善交通条件与信息服务能力,促进
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的制度环境
高端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密集、高知识密集的特征,这决定了高端服务的质量缺乏客观的标
准,过于依赖消费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必须为高端服务业的生产者提供适当的政策环境、法律环
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正确的激励机制。
(四)扎实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也存在着供给侧的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行业成本过高,部分行业
存在着短板。以物流业为例,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主体超过 720万家,平均每一个主体拥有车辆
辆,90%的经营主体为中小型企业,承担了 90%以上的公路货物运输业务,经营模式多为传统
的单车货物运输,管理手段简单,货源组织能力差,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物流业的资源整合。
在检验检测方面,则存在着具有国际化能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供给不足等问题。在研发设计方
面,对科研人员的各种限制仍然存在,不利于其能力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要与金融支持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大金融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
“服务业特别基金”,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微服务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破解融资瓶颈。
(五)积极构建推动服务创新的政策环境
服务创新具有高风险、知识产权难以保护、技术集成等特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
力,而且失败的风险比较高,创新后保护成本很高。对服务企业来说,实施自主创新面临的不确定
局面,风险远比模仿或维持现状高得多。因此,服务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对冲机
制,使创新风险能够有效分散,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在政策层面,要高度重视服务创新(商业模式
创新),加大对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79
(六)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
具体表现为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都表现
出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趋势,成为了工业 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商业模式上也不断呈现出创新趋
势,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云制造等,都是其表现。
(七)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公共管理模式
在生产性服务业监管模式上积极进行创新,实现从政府单一监管模式到社会多元化监管模式转
变,最终建立政府、协会、第三方机构、社会组织和媒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灵活有效的社会
化、多元化服务监管结构。
(八)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开放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一轮开放主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
去”两个层面。其一,是我国服务业的“引进来”战略研究,需要对服务业 FDI与服务进口的相关
政策进行重整。其二,是我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研究,主要围绕我国服务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
展开,制定一整套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其重点是积极打造“中国服务”的品
牌,在国际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四节 我国服务业大企业成长五大趋势
过去几年,以云、大、智、物、移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写了我国经济的运行格局、联通
格局,更改变着服务业的发展格局,推动着服务企业快速成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 / 高蕊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最大的 500家服务业企业营收总额突破 30万
亿,而同期服务业增加值 万亿元,占 GDP比重为 %,连续五年居于 GDP贡献的第一位。
我国经济开始从“工业”时代向“服务业”时代过渡,服务业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服务业大企业呈现出平台化、数据化和金融化的特点,传统服务业企业与
新兴业态正由对抗走向融合,服务业大企业也由配角向产业整合者转变。未来,我国服务业大企业
2019-2025 年中国建筑建材检测认证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研究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 80
成长或将迎来五大转变。
一、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种关系服务的平台化转变
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在本质上一种连接功能,并使得运行在经济生活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
流、商流、业务流等进行更有效、便捷地传递。而平台化的魅力在于凝聚和分发资源,供需双方零
距离对接,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多方群体有效互动的生态圈。
因对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的追求,传统服务业大企业的平台化建设并不新鲜,但互联网相关技
术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进程。目前,很多传统服务业大企业都以自有服务和特定服务群体为
基础,从封闭的企业组织转变为开放的平台生态圈,并积极在产业链领域“攻城略地”,构建具有
企业特色的平台王国。
如苏宁集团致力成为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桥梁,通过系统化的服务和资源的集成,打造多产业
布局、线上线下共融、从商品展示到物流再到金融服务全过程的智慧零售服务平台。
平台是一种网络关系,在多数时候,平台型公司成为这个网络的核心,并对平台网络各节点的
需求和资源广泛的连接、整合,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关系的匹配。
目前在出行、电商、社交、医疗、教育、投资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