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版: 数字,出版或展的笼陈方奥
.彭绍明
摘要:云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阶段,是对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各种问题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O 实现云
出版可以理)lljlj 产业链关系,使行业中的各个主体更好地发挥所长,获得更高的效益。
关键词:云出版云计算数字出版
一、什么是去出版
业界涉及云出版的说法很多 如云出版、云计
算、云服务、云终端、云存储、云阅读、云平台、
云模式等,不能说这些概念有问题,只是各人的叙
述角度不同。那有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完整的概念?
一句话确实难以说清楚 笔者试图用一个图的形式
(见罔 1) 来解析这个概念。
可以说,云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气甲/~体一一主一一业~/三J
『
4
经
l
、
是对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各种问题的一个整体解决方
案。对于这个概念,结合罔 1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理解:
1.从服务方式上,无论作者、出版者、分销商,
还是读者,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内容、工作软
件或某些任务的结果等都可以从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快速方便的得到,这就是罔中所示的"云支撑平
台" 也称"云平台" 他们所用到的各种工作系统
(如审稿系统、数字加工系统、出版系统、网店、数
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系统
创王P 岳王V~
>r非
洲
H川4廿洲将
,--睛'… _1_____ 气 ,一____t…,-…_1___…吨 E…·…1…--吨 ,一…_J_回四--吨
i 慕础设施服务向 软件服务商 技术提供商 投资公司
图 1 云出版框架
@
等)也都是接在云平台上,
由云平白提供服务。
云平台的计算能力很
强,提供的服务快、高效、
成本低。比如 "9 .11"
期间, the NY Times使用亚
马逊的EC2 (翻译为"弹性
计算云是一个让用户可
以租用云电脑运行所需应
用的系统)成功解决大流
量新闻的发布难题,结果
成了亚马逊云计算的活广
主仨 [1]
'→。
同时 这些工作系统
是面向各个不同的行业主
体,因此,工作系统的功
能、界面、权限是可以灵
活配置的 适应每个主体
的个性化需要。
打个比方,云平台就好比国家电网,每家每户、
各个企业都可以按需从电网接入用电,去从事各种
各样的业务,而不用自己去安装一个发电机了。
2.从出版流程上,创作、编审、加工、出版、
分销、购买、使用等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连接在一
个平台上,因此,相互之间的内容、资源、产品的
传递是互联互通的,并且可以由权限控制。这样,
目前存在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分离的
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云平台使得出版产业
链连成一个整体。
3.从主体角色与关系上 作者、出版者、分销
商和读者分工明确、角色明晰,并且都是云出版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共同来运行。
不能说,云出版都是平台商的或者出版社的 O
缺了哪一个,或者哪一个没做好,云出版的效果都
受影响。没有好内容、好产品,云平台就变成了空
架子,读者不会买账;没有好平台、好终端,读者
获取不到好产品,感受不到好的服务,即使存在好
内容也无济于事 O 利益各方应该是统一的关系 必
须相互协作、共建共赢。
亚马逊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作为全球最大
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拥有庞大的图书报纸期刊等内容
资源,有能力为电子阅读器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
支持,使电子阅读器不再是个资源匮乏的终端设备。
在多年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中 亚马逊与内容提供商
和运营商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不仅能够拿到最
新、最好的内容资源 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运营服
务。用户购买了亚马逊Kindle阅读器后,就可以随时
随地在线购买和下载书籍 而且可以实现PC端、于
机端、 Kindle端的信息同步,阅读体验好[幻。
当然,云出版框架下,数字出版的规模要足够
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数字出版的
产品和内容应该尽量多样化个性化 这样才更受
读者欢迎;数字出版的终端体验应该尽量人性化、
审美化、便捷化,这样也更会赢得大众的青睐;数
字出版工作任务请求的速度应足够快,服务应足够
好,应用应足够个性,这样,每一个在云平台上工
作的主体才会感到云平台的高效、便捷,信任这个
@
EBE回
栏目主持:都 易
云平F1 0
总而言之,单独说"云阅读云存储云
平台"都是不完整的 云出版应该是一个完整产业
链的实现方案,是一项工程。目的是为了理顺产业
链关系,使行业中的各个主体更好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发挥所长,做好各自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为什么要做云出版
一项新事物的出现一定是有需求。我们从用户、
作者、出版者的需求来分析云出版的必要性。
1.用户的需求
用户分读者和机构用户 O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
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 O 一站式获取所需信息
成为读者普遍的使用需求 O 特别是学习研究资源,
如果从各个分散的网站获取信息,时间和经济成本
都会很高,也眼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因此,一站
式检索更受读者欢迎。同时,读者对个性化知识的
需要与日俱增 O 这种知识往往不是一本期刊或一本
书所能提供的,更多是针对某一类读者对某-个问
题的解答,需要综合来自各种文献的信息。
面向读者,云出版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O 同时,
编辑出版者的作用在云出版框架下更要凸显 O 因为
编辑出版者是产品的策划人,又熟悉读者的需求
在云平台上更容易、更快捷为分众的读者出版各类
知识产品,个性化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机构用户是为读者服务的中间机构,除了以上
需求外,还需要战略性馆藏,面向读者的增值服务
(比如提供定题服务) ,这些都要云平台提供。
2.作者的需求
作者也是读者的-部分,具有读者的需求,除
此之外,作者需要快速发表内容。目前,传统出版
时滞较长,发表机会少,难以满足作者的需要 O 而
云出版的速度要比以前任何一种方式快得多(比如,
中国知网的优先数字出版系统 稿件一经审定 最
短一天就可上网) 0 快速发表对研究成果的认定和传
播都很重要 O 同时,云平台汇集了各类出版媒介,
展示了各种发表机会 有利于扩大作者成果的发表
空间 O
3.出版者自主出版的需要
出版者方面,首先,出版是为读者服务的 O 只
有出版的内容为读者所利用 才能实现出版的价值。
因此,读者需要一站式获取,相应的,出版物就需
要一站式传播。"酒香"也不能藏得太深,需要摆
在前台 O
主要的问题是目前很多出版社并没有真正深入
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来。就笔者所了解的期刊而言,
大部分学术期刊只是将定好的排版稿交给数字期刊
平台服务商(如中同知网) ,很少参与其他流程。在
这种情况下,期刊是数字出版了,但期刊出版单位
却没有真正自主的数字出版。这体现在期刊出版单
位不能决定数字出版的时间和方式,不能自主管理
数字内容,不能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就无法根
据读者的需求策划有针对性的产品,使出版产品失
去了媒体导向和传播功能等等方面,这些抑制了产
业发展的活力 [3] 。
在云出版框架下,期刊出版单位真正成为了数
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主体 确立了自身在数字出版中
的自主地位。在云平台上可以自主管理数字出版内
容,可以面向市场自主定价,自主经营,透明结算,
创新赢利模式。
例如,在中国知网"云出版+云数图"框架下,
各期刊出版单位获得了自身在数字出版中的自主权,
在平台上可独自使用优先数字出版系统。自 2010年
年底启动以来,开通使用的期刊出版单位有830多
家,一年来在平台上出版的论文达32000多篇。与以
往集中生产方式不同 期刊出版单位利用中国知网
数字出版平台,出版社、编辑部可以自主编辑、自
主出版,自主确定经营模式,自主定价、自主结算,
还可以查询出版评价报告 使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
出版系统的期刊出版单位真正融入到自主数字出版
流程中,转变为期刊数字出版的主体。
不仅如此,出版社还可以在云平台上共享资源,
增强自身的出版能力 O 在中国知网"云出版+云数
罔"平台上,各出版社共享内容、技术、平台和客
户资源,让他们可以利用"中国知网"的丰富内容,
并与自己的内容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 策划、组织、
编辑出版自己的特色产品 包括以现有书报刊为核
心整合其他内容制作而成的知网书、知网刊、知网
报、知网型专题数据库等,还可以策划定向的主题
内容服务,利用机构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
向中国知网的海内外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O 这样就
使得各出版单位可以在集成数字出版的高起点上,
开始规模化发展自己的数字出版产业[到。
4.做大做强数字出版产业的需要
从产业的角度看,云出版是做大做强数字出版
产业的路径。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但数字
出版产值还不高。据统计, 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
业总体收入规模 105 亿元,其中,电子书亿
元,互联网期刊亿元,数字报纸(网络版) 6亿
元[例。电子书报刊的总收入还不抵数字出版产业总
收入的一个零头,而一个爱思唯尔 (Elsevier) 的年
收入就达6∞多亿元[5] 可见数字出版产品价值还没
有得到真正体现。云出版通过理顺上中下游产业关
系,充分激发作者、出版者、分销商的经营活力,创新
出版产品和赢利方式,从而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
五、如何实现云出版
要使云出版从→个概念转向实现 笔者认为应
做好如下几方面:
1.认清角色定位
应该认识到,云出版并不是要搞垄断 而是要
找回各个行业主体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定位。现在
的情况恰恰是定位不明确或角色缺失,需要进入数
字出版的出版单位没有真正进入,没有充分发挥其
在数字出版市场中的作用 O 在云出版框架下,各个
市场主体要发挥的作用应该十分清晰 技术服务商、
数字出版商要重视将自己转变为平台服务者的角色
注重把精力放在建设云平台上,为给各出版单位、
读者、作者做好各种服务;而出版单位需要发挥所
长,更重视数字产品的编辑、策划,建设读者需要
的各种知识数据库,继续尽到出版责任;渠道商应
尽力做好渠道。充分认识到产品、平台、渠道、市
场缺一不可,各自的角色缺一不可,都非常重要 O
深入分析自身的资源能力,做自己擅长的事,客观
@
分析自身短处,积极寻找合作的机会,实现优势互
补,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把产业整体做大做强。
在这种认识下,中国知网转变了自身的角色定
位,将自身定位为云出版平台的服务者,由各出版
单位主导自己的数字出版业务。因为只有让懂内容、
懂需求、懂市场、懂服务的出版人直接运作数字出
版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2.产业链各方的有效分工与合作
角色定位是认识问题 数字出版产业链各方的
分工和合作是实践问题。一般地,出版社有内容和
产品策划的优势,但可能短于技术研发与平台运营;
数字平台运营商有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优势,而可能
短于内容编辑与媒体策划.网络书店有庞大的用户
资源,而可能短于编辑出版,各自都有各自的长处
和短处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有合作的
必要性。在一个产业体系中,合作是一种正常现象,
也是丰富产品、优化市场配置的有效手段。合作与
共生内含差异化,是产业发展繁荣的一种体现。
韩成、周中华在《中美电子书市场分析与比较》
一文中指出美国产业链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呈
现多元客户价值而非单一模式,例如亚马逊、苹果、
谷歌等大型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重复
性商业模式非常少见。再如 培生、麦格劳-希尔、
英格拉姆、爱思唯尔等公司的商业构建都植根于各
自的优势而非一种模式 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极为合
理,出版商的重点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垄断,其
集成方式却采用合作、并购或其他资本模式搭接完
成 而非目前中国一哄而上的重复开发和扎堆儿的
PK" [6J 。
要做好云出版,应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
互补,其中的分工与合作很必要。
3.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云出版是个系统工程,很需要各方相互协作,
那么,利益分配可能是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云
出版的实践影响很大。利益分配十分复杂,可能没
有完全相同的利益分配模式 这里只是建议出版社、
平台商、分销商、作者积极去尝试。利益分配的合
理性和透明度可能是两个重要衡量因素。合理性存
@
E~回
桓团主持:都 易
在于合作模式中,这里不谈,但透明度可以从技术
上探索好的实现方法。比如,在云出版平台上,建
立统一、透明的电子结算与收入提成系统很必要。
这样,在确定了利润分成比例后,透明的结算系统
保证了收入和利润计算的可靠性,为建立各方之间
的信任打好基础。
中国知网为期刊出版单位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
的利益分配模式。在中国知网云出版平台上,每一
家期刊杜可以建立数字化的虚拟出版超市,都会拥
有一个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期刊社共享了中国知
网的用户,并建立独立的用户群;共享了中国知网
的渠道,可以通过海内外20000多个机构数字图书
馆,手机、平板电脑发布本刊的内容,并通过独立
电子商务平台结算。这样 每家期刊杜实际上建立
了属于自己的云出版商业模式,掌握了利益分配的
主动权。
云出版涉及资惊共享 大量版权资源要流经不
同的角色手中,保护版权是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
使用规则、使用主体和平台版权保护技术共同提供
保障。此外,数据与技术标准也需要统一 [2J 政府
与行业组织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云平台的基
础设施、技术架构是个投资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
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包括资本、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合作,等等。
参考文献
[ 1] 互联网周刊:亚马逊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