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員:
高嘉鴻
李冠廷
簡品卉
李雅芳
陳怡馨
*
引言
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意義
生涯彩虹圖
補充資料
*
*
吾十有五而至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踰矩
*
*
舒伯 (Super) 1975 (一)
職業是一種循序漸進不可逆的過程
職業發展是一種有秩序可以預測的過程
職業發展是一種動態的過程
自我觀念在青春期開始發展至成人期轉化為職業概念
個人對職業的選擇受到人格特質及社會因素的影響
*
舒伯(Super)(二)
對父母的認同會影響個人角色發展和角色間的一致和協調
職業升遷或選擇與個人能力.父母社經地位.本人的價值觀.興趣.人際技巧與社會供需有關
每種職業均有特定要求的能力.興趣.人格特質但頗具彈性(不同類型的人從事相同工作或一個人從事多種不同工作)
工作滿意度與個人的能力.興趣.人格特質.價值觀是否適配有關
*
舒伯(Super)(三)
對大部分人而言,工作及職業是人格統整的重心
對生涯輔導的啟示
發展不可逆性
自我概念的形成
發展階段的任務
*
*
金樹人(1997):「生涯」一詞涵蓋了以下三個重點
生涯發展是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
它包括了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與工作有關活動的經驗
上述經驗塑造了獨特的生活方式。
*
*
*
舒伯 (Super, .) 的生涯發展理論,配合生涯彩虹圖,他認為人生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各有其任務:
1. 成長階段 ( 出生 ~14歲 )
主要任務是經由與家庭、學校中重要人物的認同,而發展出自我概念。
2. 探索階段 (15~24歲 )
主要任務為自我概念與職業概念的形成,自我檢視、角色嘗試、職業探索、休閒活動與兼職工作。
*
3. 建立階段 (25~44歲 )
主要任務是確定前一階段的職業選擇與決定是否正確。
4. 維持階段 (45~64歲 )
此階段事業達於頂峰,並積極為退休做打算。
5. 衰退階段 (65歲至死亡 )
先是成為選擇性的參與者,然後變成完全的觀察者。
*
Super (1980)曾描繪出一個「生涯彩虹圖」,具現了人生各個發展階段和所扮演的主要角色。
第一個層面代表橫跨一生的「生活廣度」,又稱為「大週期」,包括生涯發展的主要階段—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隱退期。
第二個層面代表縱貫上下的「生活空間」,由一組角色和職位所組成,包括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庭照顧者等主要角色。
*